琵琶行

2023-04-06 可可诗词网-白居易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七古。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江州司马任上。诗歌通过一个琵琶女对身世的自叙和沦落天涯的哀伤,抒发了诗人政治失意的牢骚不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感情真挚深切,曾赢得历代失意者的强烈共鸣。全诗结构严密,语言流丽,音律和谐,尤其是描写琵琶女演奏一段更是设喻生动,声情并茂。
 
 
       一作《琵琶引》。诗篇名。唐白居易作。见《白氏长庆集》。元和十年(815)七月,作者因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贼,遭谗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秋,送客浔阳江边,于舟中得闻一自称由长安倡女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精湛演奏,并由此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作此诗,歌以赠之。诗前有序。诗中不仅细腻生动地叙写琵琶女之凄凉身世、己之谪居生活,以及由此引起的同病相怜之情,而且有声有色地描摹跌宕起伏、变幻无穷的琵琶声,妙喻如珠,警句迭出,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全诗精心结撰,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相间相映,显得风致流丽,缠绵悱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此诗一出即广为流传,相传宣宗《吊白居易》诗曾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将此诗与《长恨歌》并列为作者的代表作。清沈德潜评:“写同病相怜之意,恻恻动人。”(《唐诗别裁》)元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清蒋士铨杂剧《四弦秋》均取材于此。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 pí pá xínɡ 》 
    《 琵 琶 行   》 
    .[ tánɡ ]. bái jū yì 
    .[ 唐   ]. 白  居 易 
    xún yánɡ jiānɡ tóu yè sònɡ kè , fēnɡ yè dí huā qiū sè sè 。 
    浔  阳   江    头  夜 送   客 , 枫   叶 荻 花  秋  瑟 瑟 。 
    zhǔ rén xià mǎ kè zài chuán , jǔ jiǔ yù yǐn wú ɡuǎn xián 。 
    主  人  下  马 客 在  船    , 举 酒  欲 饮  无 管   弦   。 
    zuì bù chénɡ huān cǎn jiānɡ bié , bié shí mánɡ mánɡ jiānɡ jìn yuè 。 
    醉  不 成    欢   惨  将    别  , 别  时  茫   茫   江    浸  月  。 
    hū wén shuǐ shànɡ pí pá shēnɡ , zhǔ rén wànɡ ɡuī kè bù fā 。 
    忽 闻  水   上    琵 琶 声    , 主  人  忘   归  客 不 发 。 
    xún shēnɡ àn wèn dàn zhě shuí , pí pá shēnɡ tínɡ yù yǔ chí 。 
    寻  声    暗 问  弹  者  谁   , 琵 琶 声    停   欲 语 迟  。 
    yí chuán xiānɡ jìn yāo xiānɡ jiàn , tiān jiǔ huí dēnɡ zhònɡ kāi yàn 。 
    移 船    相    近  邀  相    见   , 添   酒  回  灯   重    开  宴  。 
    qiān hū wàn huàn shǐ chū lái , yóu bào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 
    千   呼 万  唤   始  出  来  , 犹  抱  琵 琶 半  遮  面   。 
    zhuàn zhóu bō xián sān liǎnɡ shēnɡ , wèi chénɡ qǔ diào xiān yǒu qínɡ 。 
    转    轴   拨 弦   三  两    声    , 未  成    曲 调   先   有  情   。 
    xián xián yǎn yì shēnɡ shēnɡ sī , sì sù pínɡ shēnɡ bù dé zhì 。 
    弦   弦   掩  抑 声    声    思 , 似 诉 平   生    不 得 志  。 
    dī méi xìn shǒu xù xù dàn , shuō jìn xīn zhōnɡ wú jìn shì 。 
    低 眉  信  手   续 续 弹  , 说   尽  心  中    无 尽  事  。 
    qīnɡ lǒnɡ màn niān mǒ fù tiāo , chū wéi ní chánɡ hòu liù yāo 。 
    轻   拢   慢  拈   抹 复 挑   , 初  为  霓 裳    后  六  幺  。 
    dà xián cáo cáo rú jí yǔ , xiǎo xián qiè qiè rú sī yǔ 。 
    大 弦   嘈  嘈  如 急 雨 , 小   弦   切  切  如 私 语 。 
    cáo cáo qiè qiè cuò zá dàn , dà zhū xiǎo zhū luò yù pán 。 
    嘈  嘈  切  切  错  杂 弹  , 大 珠  小   珠  落  玉 盘  。 
    jiān ɡuān yīnɡ yǔ huā dǐ huá , yōu yè quán liú bīnɡ xià nán 。 
    间   关   莺   语 花  底 滑  , 幽  咽 泉   流  冰   下  难  。 
    shuǐ quán lěnɡ sè xián nínɡ jué , nínɡ jué bù tōnɡ shēnɡ zàn xiē 。 
    水   泉   冷   涩 弦   凝   绝  , 凝   绝  不 通   声    暂  歇  。 
    bié yǒu yōu chóu àn hèn shēnɡ , cǐ shí wú shēnɡ shènɡ yǒu shēnɡ 。 
    别  有  幽  愁   暗 恨  生    , 此 时  无 声    胜    有  声    。 
    yín pínɡ zhà pò shuǐ jiānɡ bènɡ , tiě qí tū chū dāo qiānɡ mínɡ 。 
    银  瓶   乍  破 水   浆    迸   , 铁  骑 突 出  刀  枪    鸣   。 
    qǔ zhōnɡ shōu bō dānɡ xīn huà , sì xián yì shēnɡ rú liè bó 。 
    曲 终    收   拨 当   心  画  , 四 弦   一 声    如 裂  帛 。 
    dōnɡ chuán xī fǎnɡ qiāo wú yán , wéi jiàn jiānɡ xīn qiū yuè bái 。 
    东   船    西 舫   悄   无 言  , 唯  见   江    心  秋  月  白  。 
    chén yín fànɡ bō chā xián zhōnɡ , zhěnɡ dùn yī shɑnɡ qǐ liǎn kè 。 
    沉   吟  放   拨 插  弦   中    , 整    顿  衣 裳    起 敛   客 。 
    zì yán běn shì jīnɡ chénɡ nǚ , jiā zài há má línɡ xià zhù 。 
    自 言  本  是  京   城    女 , 家  在  虾 蟆 陵   下  住  。 
    shí sān xué dé pí pá chénɡ , mínɡ shǔ jiào fānɡ dì yí bù 。 
    十  三  学  得 琵 琶 成    , 名   属  教   坊   第 一 部 。 
    qǔ bà chánɡ jiāo shàn cái fú , zhuānɡ chénɡ měi bèi qiū niánɡ dù 。 
    曲 罢 常    教   善   才  服 , 妆     成    每  被  秋  娘    妒 。 
    wǔ línɡ nián shào zhēnɡ chán tóu , yì qǔ hónɡ xiāo bù zhī shù 。 
    五 陵   年   少   争    缠   头  , 一 曲 红   绡   不 知  数  。 
    diàn tóu yún bì jī jié suì , xuè sè luó qún fān jiǔ wū 。 
    钿   头  云  篦 击 节  碎  , 血  色 罗  裙  翻  酒  污 。 
    jīn nián huān xiào fù mínɡ nián , qiū yuè chūn fēnɡ děnɡ xián dù 。 
    今  年   欢   笑   复 明   年   , 秋  月  春   风   等   闲   度 。 
    dì di cónɡ jūn ā  yí sǐ , mù qù cháo lái yán sè ɡù 。 
    弟 弟 从   军  阿 姨 死 , 暮 去 朝   来  颜  色 故 。 
    mén qián lěnɡ luò chē mǎ xī , lǎo dà jià zuò shānɡ rén fù 。 
    门  前   冷   落  车  马 稀 , 老  大 嫁  作  商    人  妇 。 
    shānɡ rén zhònɡ lì qīnɡ bié lí , qián yuè fú liánɡ mǎi chá qù 。 
    商    人  重    利 轻   别  离 , 前   月  浮 梁    买  茶  去 。 
    qù lái jiānɡ kǒu kōnɡ shǒu chuán , rào chuán mínɡ yuè jiānɡ shuǐ hán 。 
    去 来  江    口  空   守   船    , 绕  船    明   月  江    水   寒  。 
    yè shēn hū mènɡ shào nián shì , mènɡ tí zhuānɡ lèi hónɡ lán ɡān 。 
    夜 深   忽 梦   少   年   事  , 梦   啼 妆     泪  红   阑  干  。 
    wǒ wén pí pá yǐ tàn xī , yòu wén cǐ yǔ zhònɡ jī jī 。 
    我 闻  琵 琶 已 叹  息 , 又  闻  此 语 重    唧 唧 。 
    tónɡ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 xiānɡ fénɡ hé bì cénɡ xiānɡ shí 。 
    同   是  天   涯 沦  落  人  , 相    逢   何 必 曾   相    识  。 
    wǒ cónɡ qù nián cí dì jīnɡ , zhé jū wò bìnɡ xún yánɡ chénɡ 。 
    我 从   去 年   辞 帝 京   , 谪  居 卧 病   浔  阳   城    。 
    xún yánɡ dì pì wú yīn yuè , zhōnɡ suì bù wén sī zhú shēnɡ 。 
    浔  阳   地 僻 无 音  乐  , 终    岁  不 闻  丝 竹  声    。 
    zhù jìn pén jiānɡ dì dī shī , huánɡ lú kǔ zhú rào zhái shēnɡ 。 
    住  近  湓  江    地 低 湿  , 黄    庐 苦 竹  绕  宅   生    。 
    qí jiān dàn mù wén hé wù , dù juān tí xuè yuán āi mínɡ 。 
    其 间   旦  暮 闻  何 物 , 杜 鹃   啼 血  猿   哀 鸣   。 
    chūn jiānɡ huā zhāo qiū yuè yè , wánɡ wǎnɡ qǔ jiǔ hái dú qīnɡ 。 
    春   江    花  朝   秋  月  夜 , 往   往   取 酒  还  独 倾   。 
    qǐ wú shān ɡē yǔ cūn dí ? ǒu yǎ zhāo zhā nán wéi tīnɡ 。 
    岂 无 山   歌 与 村  笛 ? 呕 哑 嘲   哳  难  为  听   。 
    jīn yè wén jūn pí pá yǔ , rú tīnɡ xiān lè ěr zàn mínɡ 。 
    今  夜 闻  君  琵 琶 语 , 如 听   仙   乐 耳 暂  明   。 
    mò cí ɡènɡ zuò dàn yì qǔ , wéi jūn fān zuò pí pá xínɡ 。 
    莫 辞 更   坐  弹  一 曲 , 为  君  翻  作  琵 琶 行   。 
    ɡǎn wǒ cǐ yán liánɡ jiǔ lì , què zuò cù xián xián zhuǎn jí 。 
    感  我 此 言  良    久  立 , 却  坐  促 弦   弦   转    急 。 
    qī qī bú sì xiànɡ qián shēnɡ , mǎn zuò zhònɡ wén jiē yǎn qì 。 
    凄 凄 不 似 向    前   声    , 满  座  重    闻  皆  掩  泣 。 
    zuò zhōnɡ qì xià shuí zuì duō , jiānɡ zhōu sī mǎ qīnɡ shān shī 。 
    座  中    泣 下  谁   最  多  , 江    州   司 马 青   衫   湿  。 
  •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盡事。
    輕攏慢拈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廬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浔阳江头夜送客①,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
    枫叶荻花秋瑟瑟②。 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
    举酒欲饮无管弦。 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醉不成欢惨将别,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寻声暗问弹者谁,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
    琵琶声停欲语迟。 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船相近邀相见,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
    犹抱琵琶半遮面。 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转轴拨弦三两声,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
    未成曲调先有情。 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
    弦弦掩抑声声思③, 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
    低眉信手续续弹, 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拢慢捻抹复挑④,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
    初为《霓裳》后《六么》⑤。 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
    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⑥, 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
    幽咽泉水冰下难⑦。 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
    凝绝不通声暂歇。 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别有幽愁暗恨生,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
    银瓶乍破水浆迸, 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
    四弦一声如裂帛。 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
    唯见江心秋月白。 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沉吟放拨插弦中,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
    自言“本是京城女, 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
    家在虾蟆陵下住。 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十三学得琵琶成,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
    名属教坊第一部⑧。 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
    曲罢曾教善才伏, 弹罢曲子,曾赢得曲师的赞扬,
    妆成每被秋娘妒。 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
    五陵年少争缠头⑨, 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
    一曲红绡不知数。 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
    钿头银篦击节碎⑩, 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
    血色罗裙翻酒污。 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
    今年欢笑复明年, 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
    秋月春风等闲度; 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
    弟走从军阿姨死, 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
    暮去朝来颜色故! 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
    门前冷落车马稀, 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
    商人重利轻别离, 商人只重利,哪在乎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11)。 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
    去来江口守空船, 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舱,
    绕船月明江水寒。 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凉。
    深夜忽梦少年事,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12)。” 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我闻琵琶已叹息,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13)。 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
    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
    相逢何必曾相识! 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我从去年辞帝京, “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
    谪居卧病浔阳城。 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浔阳地僻无音乐,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住近湓江地低湿,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
    其间旦暮闻何物? 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
    杜鹃啼血猿哀鸣。 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春江花朝秋月夜, 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
    岂无山歌与村笛? 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14)! 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
    如听仙乐耳暂明。 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
    为君翻作《琵琶行》。” 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凄凄切切,不像刚才的声音,
    满座重闻皆掩泣。 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
    就中泣下谁最多? 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
    江州司马青衫湿(15)! 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  
    ①浔阳江:指长江流经浔阳郡(今九江市)的一段。
     
    ②瑟瑟: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
     
    ③掩抑:形容音调压柳幽怨。④拢、捻(nian拈)、抹、挑:弹琵琶的几种指法。
     
    ⑤《霓裳》、《六么》:曲调名。
     
    ⑥间关:形容莺声流转、动听。滑:声圆流畅。
     
    ⑦难:受阻。
     
    ⑧教坊:唐代官办的教习歌舞的机构。
     
    ⑨五陵年少:长安北有汉代五个皇陵,当时为豪富居住的地方。此指阔家子弟。缠头:当时习俗,用锦帛之类赏给歌舞者称缠头。
     
    ⑩钿头银篦:栉发用具。击节:打拍子。
     
    (11)浮梁:地名,今江西景德镇市。
     
    (12)红阑干:女子搽胭脂,此形容哭时粉泪纵横。
     
    (13)唧唧:叹息声。(14)呕哑嘲哳(zhao zha招扎):形容声音嘈杂、繁碎。
     
    (15)青衫:唐朝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贬官任江州司马,为从九品,故穿青色官服。
     
  •        唐诗篇名。七古。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一二。属感伤诗。题一作《琵琶引》。诗前小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是时白居易因受到权贵谗毁而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此诗描写一琵琶女所弹琵琶的高超技巧、琵琶声传出的幽愁暗恨及其讲述的不幸遭遇,寄托作者自己政治上的沦落之感。诗中琵琶的音乐形象和琵琶女、诗人失意的人物形象交相融合,且借景物描写烘托环境气氛以突出诗的抒情色彩,语言优美流丽,音韵和谐铿锵,达到描绘之工、文采之富、音乐之美的高度统一,和《长恨歌》同为我国长篇叙事诗中的杰作。方世举称该诗与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至文”(《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唐宋诗醇》卷二二评曰“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音哀以思,其辞丽以则。”与《长恨歌》被人誉为“古今长歌第一”(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五)诗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句,或以描绘音乐意象取胜,或以摹写形态心理见长,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的诗中曾高度评价此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摭言》卷一五)清赵翼云:“《琵琶行》亦是绝作。”(《瓯北诗话》卷四)《琵琶行》对后世戏曲颇有影响,元马致远杂剧《青衫泪》、清蒋士铨杂剧《四弦秋》均由此诗演变而成。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本篇与作者的另一首 《长恨歌》齐名, 在当时即 “不胫而走, 传遍天下”。无怪唐宣宗在 《吊白居易》中说: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歌行体的叙事长事 《琵琶行》, 借送客遇旧日京城乐妓, 以及听其演奏等简单的情节,深刻地抒发了诗人满腔的愤懑和对朝政的不满。人物、场景、对话、音乐等, 历历在目, 声声在耳, 正可作一幕动人的诗剧看。
     
          维幕拉开,起首两句,就明晰地交待了事情发生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地点在作者被贬任江州 (今九江市)司马所在地的浔阳江头(即今长江流经九江市以北的一段)。白居易送客人来到这里,红色的枫叶和飘着白穗的芦苇都在秋风中瑟瑟作响, 一片衰飒景象; 加之没有助兴的音乐, 船中的饯别宴席上就更使人伤感难堪。即将分手了,在惨淡苍凉的月光中,忽然从临船传来梦幻般的琵琶声, 终于打破了沉闷, 以致 “主人忘归客不发”,“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矛盾从此展开, 往下发展, 似乎驱散了愁云,热闹非常。但最令读者始料不及的,是随着音乐的演奏, 进一步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凄楚的氛围中。
     
          诗人用最深的情感,最浓的笔墨,最大的篇幅,精心塑造了弹奏琵琶女的形象,描绘出了她得体的言行举止、精湛的技艺和不幸的经历,使她处于全诗的中心地位。
     
         虽然是在对妇女束缚较少的唐代,已经嫁人的琵琶女也不愿再为陌生人弹奏。再说,也摸不清眼前的听众是不是知音者, 因而便出现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愈加使人急于一睹庐山真面目的场景。悬念无疑触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也加强了诗歌的吸引力。
     
         从常理说,出于礼仪,琵琶女出来必然先请她入席饮宴,介绍身世后,才开始演奏。但诗歌倒叙, 在美妙的音乐之后,才说到她过去走红的盛况和目前的不幸,这样就更加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心。而琵琶声既已能表现出弹奏人那许多苦衷,也就更突出了她技艺的高超。同时也便于水到渠成地将琵琶女的不幸,与篇末作者的不幸联系起来。这里正可看出诗人剪接谋篇的功力。
     
           对琵琶女演奏过程的描绘, 是本篇最精采的部分。我们知道, 音乐表现客观事物并非以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为依据直接加以复述,塑造出可见的形象。而是要以作曲者和表演者都对某种事物或人物的认识、评价为中介,通过一定的旋律、节奏等手法表现出来,形成诉之于人的听觉的艺术形象。而听众又将根据演奏的内容, 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其进行鉴赏。
     
           请看白居易眼中所见和耳中所听这位琵琶高手弹奏的情状:她先调试了 一下弦间,只不过三两声, 还没有弹奏曲子, 就已透出一片深情。这是第一层。那悠扬的乐曲刚刚开始, 低沉抒缓的节奏, “弦弦”、“声声”, 都如怨如诉地倾吐着她曲折的经历和无限的感慨。而至此,还只是“信手”弹来, 似乎并未用很大的力气。这是第二层。再往下, 演奏人的情绪逐渐高涨, 她纯熟地运用了 “拢”、“撚”、“抹”、“挑”, 也就是扣弦、揉弦、顺手下拨和反手回拨等多种技法, 奏出了动人心魄的乐章; 只听“大弦嘈嘈如急雨”, 音色沉重悲凉: “小弦切切如私语”音色细促哀切。而二者“嘈嘈切切错杂弹”,巧妙地配合后,就产生了“大珠小珠落玉盘”; 多种乐音,清脆响亮, 玲珑圆转, 自然衔接, 浑然 一体, 犹如落盘滚珠般的效果。这种曲折比喻的手法, 使读者的听觉和视觉, 都有了明晰的感受。下文对其作进一步的描述: 才听到花底黄莺圆转的鸣唱,又听到冰下泉水难以流动的呜咽声。乐曲正表现了琵琶女先甜后苦的生活道路。往事涌上心头, 今昔对比,怎能不“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演奏者与听众的心都凝固了起来,又有什么能安慰她的话呢!的确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人们心理活动的状态。这是第三层。似乎演奏已经结束,正在一片沉寂中,突然响亮的几声,犹如瓶破水溅,万马奔腾,刀枪飞鸣。当如锦帛断裂般的一声响后, 听众尚未清醒过来, 曲子已最终奏完。不知何时聚拢在四周东船、西舫上的听众, 都悄无 一言, 仍然沉浸在刚才的琵琶声中, 唯有江心的白月,散发着寒光。这最后的第四层,正弹出了她满腹的辛酸和愤慨。
     
         可以看出, 白居易在描写中除采取上述如予设悬念、分层铺开, 以及步步加重渲染等手法外。还广泛运用了比喻、重叠、衬托等艺术手段。如“弦弦”、“声声”等,都起到了强调作用。而“莺唱花底”、“水咽冰下”,则又是以自然界习见的情景,双关地比拟音乐境界和演奏者的遭际。为表明演奏的出色,作者并不直说,却只用听众中寂无人声和江心寒白的月光等环境气氛加以衬托。全篇从声响、色彩、神态、形象, 以及感觉的冷暖等多种角度描写的结果, 成功地使读者耳目并用, 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为什么会收到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 除作者所具有高超的文学修养外,还由于作者精湛的音乐修养。没有“音乐的耳朵”, 自然就难以品味乐曲的奥妙。白居易终生除曾创作了大量的歌词外,还酷爱音乐。他家便有一个小小的乐队,其《南园试小乐》便说:“小园斑驳花初发,新乐铮教欲成。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这些乐妓中传下名字来的有菱角、谷儿、红绡、紫绡、樊素、小蛮和商玲珑等。诗人在 《好听琴》中说:“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音乐不仅能使他抛却烦恼,而且能消除他的病痛。直到年纪老迈后,白居易依然在听乐后说: “管妙弦清歌入云,老人合眼醉醺醺。诚知不及当年听,犹觉闻时胜不闻。”( 《听歌》)唐代人南卓所著有关音乐的 《羯鼓录》一书, 也是在白居易和刘禹锡二人鼓舞下写出的。有这样丰富的音乐生活经历, 难怪他对琵琶女的演奏能有如此敏锐的鉴赏力了。
     
          自然,还要特别指出白居易与琵琶女类似的生活不幸这一点。她说自己原住京城长安, 自小学成琵琶, 在皇家教坊中演奏; 技艺精绝, 容貌出众,曾使高手善才折服,也曾引起名娼秋娘的嫉妒。因而每次演奏完毕,长安富家子弟都争着多送彩礼。春风秋月中, 欢歌饮宴, 年复一年。但当容颜衰老之后, 终于逐渐被人遗忘, 出现了 “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象。她只得嫁给一位商人,以寄托自己满腔的温情。岂知“商人重利轻别离”,老是长时期地外出做茶叶生意,只留她一人独守空船。想到年青时的情景,怎能不“梦啼妆泪红阑干”。一段琵琶声,已经使白居易叹息不已。听到这话,更引起了他的同情心。音乐像文学一样,欣赏者在审美的过程中,总是要注入自己的感受、见解和情趣。这些又总是与不同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 以及艺术眼力相关联。诗人正由于在长安遭受不白之冤, 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贬谪江州,怎能不满腔闷气,怎能不同情这同样不幸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只此一个前提,纵然萍水相逢,也必定是知音了。这其中正包涵着诗人难言的愤慨和对当权者的不满。
     
          统观全诗,作者先是愁与朋友分手,再是愁琵琶女之不幸,但最关键处,还在于痛心自己的被贬离京城。愁人眼中事事愁, 就连春色也蒙上了哀愁, 他在江州所写另一首题为 《浔阳春·春生》诗中, 便想象新生的春色, “若到故园应觅我, 为传沦落在江州!”是长安故园之春, 才算真正的春色。这就是琵琶女最后弹奏时,坐中人以白居易受感动最深,流泪最多,竟至哭湿了衣衫的原因。可知除同情心一面之外, 他主要还是在“借灵堂哭恓惶”。
     
           从语言方面说, 《琵琶行》笔墨朴素,不用典故, 自然流畅;加之比喻浅近贴切,描写委婉含蓄,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本篇从古到今能够打动无数读者心灵的重要因素。
     
  •  
     
         《琵琶行》作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因直言敢谏,遭受谗毁,被谪贬为江州司马。诗前有序,说明写作的时间和缘由。序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音。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u)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xi)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行,乐府歌辞的一种,与“歌”相类,常连称为“歌行”,内容多叙事。浔阳江,长江流经江州的一段。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虾蟆(ha 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歌姬舞妓聚居之地。原名下马陵。湓(pen)江,湓水,源出今江西省瑞昌县,流入长江。其入口处,在今九江城的西面。
     
         《琵琶行》和《长恨歌》同是千古名作。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元代大戏曲家马致远曾根据它写成《青衫泪》,清代大戏曲家蒋士铨又根据它写成《四弦秋》;在日本,也经过改编,被搬上舞台。
     
          诗中由长安飘泊到九江的琵琶女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个典型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歌妓们、艺人们的不幸遭遇。面对这个形象,谁能不一洒同情之泪?诗中的“我”是作者自己,但也有典型意义。作者因欲救济民病、革除弊政而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郁闷。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直说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之时,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忍不住倾吐了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曲调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激起“我”的情感狂澜,以至热泪横流,湿透青衫。把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白居易以前的诗歌中是未曾出现的。
     
     
         “琵琶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人所公认的。一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之感已曲曲传出。此后,每当情节转换之时,都以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别时茫茫江浸月”、“惟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杜鹃啼血猿哀鸣”等等,从而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琵琶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以极富音乐性的语言叙事、写景,特别是摹写音乐形象,用以抒发人物情感。全诗88句,或两句一韵,或四句一韵,或十数句一韵,或押平声,或押仄声,抑扬顿挫,错综变化,恰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摹写音乐的那些诗句,往往音义兼顾,情韵互谐,而在借助语言音韵摹写乐声的时候,又常用各种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韵词来摹声,又用“如急雨”使之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又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滑”、“涩”二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比之写“鸟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梗塞,而比之为“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境界。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巨大潜力,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却并未随之消失。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从而展现弹奏者起伏回荡的心潮,怎能不使我们敬佩作者的艺术才华。
     
  •  
     
     
         这首诗在《白氏长庆集》中原题作《琵琶引》,但因序文中又称“行”,后人就题作《琵琶行》。引,是弦乐的曲名:行,则是“衍其事而歌之”的一种古诗体裁。
     
         《琵琶行》写于九江司马任上,当时诗人横遭贬谪,远离京阙和故园,京华欢娱不得预闻,骨肉之亲不得近,兼济之志不得达,心情是凄凉落寞的。诗中,无论是那客观景物描写中的茫茫江水,瑟瑟秋风,荻花枫叶,黑夜寒月,还是那主观叙述中的穷乡僻壤,黄芦苦竹,鹃啼猿鸣,山歌村笛,都染上一层悲愁的色彩。作者自己编集时,就把这首诗归之于“感伤诗”一类中。
     
          全诗共分三段。第一段自“忽闻水上琵琶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子弹奏琵琶篇。第二段至“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子自述身世沧桑。第三段则写“我”听琵琶女子弹奏、自述后心潮共鸣。而首尾各六句则是全诗的起结。诗人把整个故事汇合在一个背景、一个场面——秋月之夜的“浔阳江头”,情节也非常简单——“江州司马”送客时偶遇琵琶女子并邀其弹奏琵琶。但在简单场面和故事情节中,又巧妙地穿插叙写了琵琶女子的高超技艺、半生遭际和江州司马的年来生活。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语,则成了江州司马和琵琶女子漂沦不幸的生活的统一点,成了他们感情共鸣、交流的基点,成了他们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出发点。它成功地把艺人沦落的凄楚和文人潦倒的悲凉沟通糅合起来。从客观上看,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商业经济兴盛、都市繁华背面的黑暗,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处境。
     
        作为优秀的叙事歌行,全诗长于铺叙,写景、抒情和叙事达到完美的统一。它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则是对琵琶女子弹奏情态、技艺的铺叙和对琵琶乐声的描写。
     
          音乐描写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和准确的摹音对琵琶乐声作创造性的正面描写。摹声如“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比喻则由声入意,想象丰富,更为巧妙。如以“急雨”状声之繁促粗浊,“私语”状声之绵密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状声之清脆悦耳、错落有致,“莺语花底滑”状声之轻快细软,“泉流冰下难”状声之徐缓沉滞,“冰泉冷涩”状声之停顿、偶发,“银瓶”两句状声之凭空突发、高亢激越,“裂帛”状声之凄绝。从喻体看,这一连串九个借喻,有的是单一的现象或事物,有的是数种事物的交错接触,有的是视听形象的结合,有的是一个事件的过程。从被喻体看,“纵”、“横”兼呈: “纵”则写出一个完整的乐曲(“霓裳”、“六幺”)弹奏的节次和进程,有头有尾,波澜迭起; “横”则写出乐曲一个节次中的繁会众音、纷沓声响。“纵” “横”结合,就把琵琶乐声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音色的润脆滞涩、节奏旋律的急促舒缓,乃至乐声的休止消失,都予以逼真地再现。
     
        二是赋乐声描写以感情色彩,把乐声描写和弹奏者、听者的心声描写结合起来。乐声是心声的前导,心声由乐声诱发;乐声只能意会,心声予以言传;没有乐声的媒介,就不会有心声的交流;没有心声的倾诉交流,乐声含意就得不到充实、显豁,这两者结合,就使叙事诗具有浓郁的抑塞不平的抒情色彩。这是单纯的音乐描写所无法达到的。
     
         三是以弹奏时的氛围描写、弹奏时听者的感受的形容,来表现乐声的动人效果。诗人一开始就把弹奏置于萧索凄怆的环境、静寂窈冥的气氛之中,赋乐声以梦幻般的色彩。“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语,把时间在乐声中不知不觉地推移(由月初上时的“江浸月”,到月上中天时的“江心秋月”)、月色的皎洁、秋夜的静谧、弹者听者的感情沉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意境描写胜过任何赞扬、感叹的笔墨,借诗中的语言来说,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如琵琶女的第二次弹奏,正面描写从略,但从“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描绘中,可以想见第二次弹奏的美妙动人是决不亚于第一次的。
     
          另外,琵琶女子弹奏时情态、技巧的描绘也妙笔生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语,故意不从正面落笔,而以轻描淡写的侧笔表现出女子矜持庄重的情态和痛苦的心情,这早已为后人普遍称颂。就是接着的“转轴拨弦”以下八句,也把弹奏的试弦、进入角色时情懒艺高的神态、精纯的指法技艺写得细腻动人,宛在眼前。至于弹奏后的“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一语,更是神来的叙事之笔,诗人连用六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把琵琶女子由沉醉于乐境到清醒地回到现实环境的神态变化过程表现出来,层次清晰,贴合人物的身份、处境和心情。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在唐诗中另辟畛域。在我国叙事诗不如抒情诗发达的诗歌发展史中,它们显得更为珍贵,占有独特的地位。“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它们在当时就受到民众的爱好,以致广为传诵讽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