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六年秋,帝欲征吴,群臣大议,勋面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 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故事】: 公元225年,即黄初六年,魏文帝曹丕又要攻打吴国了,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议这件事。鲍勋认为还没有到灭吴的时候, 因而不主张伐吴。他说:“我们一次再次攻打吴国, 之听以没有什么收获, 原因就在于吴和蜀就象嘴唇和牙齿那样,相互依靠着, 吴国有长江天险, 易守而可攻。我们一直没有能把吴国灭掉,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本来是十分中肯的话, 可是曹丕却听不进去, 反而把鲍勋从右中郎将降为治书执法。
【意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相互依靠。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互依互存。
【古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 “时有虞虢二国,乃是同姓比邻,唇齿相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 不宜改图。”
分享到:
【故事】: 公元225年,即黄初六年,魏文帝曹丕又要攻打吴国了,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议这件事。鲍勋认为还没有到灭吴的时候, 因而不主张伐吴。他说:“我们一次再次攻打吴国, 之听以没有什么收获, 原因就在于吴和蜀就象嘴唇和牙齿那样,相互依靠着, 吴国有长江天险, 易守而可攻。我们一直没有能把吴国灭掉,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本来是十分中肯的话, 可是曹丕却听不进去, 反而把鲍勋从右中郎将降为治书执法。
【意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相互依靠。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互依互存。
【古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 “时有虞虢二国,乃是同姓比邻,唇齿相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 不宜改图。”
发布时间:2019-02-1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46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