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虫得失

    
【出处】: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故事】:公元776年,唐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 再次来到夔州, 继续他那“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在夔州两年的时间里, 他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缚鸡行》就是其中的一首。杜甫家里养着鸡, 鸡常常啄虫蚁吃, 他家中的人可怜虫蚁而讨厌鸡吃虫,就让僮仆把鸡捉起来,准备拿去卖掉, 杜甫看到鸡被缚时那种挣扎样子, 就喝令小僮将缚鸡的绳子解开, 把鸡放了。他想: 鸡吃虫子, 小僮同情小虫; 可是鸡给捉去卖了, 还不是要被杀掉吗。人对鸡和虫, 何必厚此薄彼。可他继而想: 鸡虫不能两全, 不是虫死, 便是鸡烹, 你救它这一次, 并不能救它下一次。况且, 鸡和虫都是很小的东西, 实在犯不上为之操心。于是他很有感慨地写道:“鸡虫得失无了时, 注目寒江倚山阁。”其意思:象鸡吃虫, 人缚鸡这些小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永远没有了结的时候,它们的得失无关要紧, 而自己应该想得更深更远。

【意思】: 象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是非得失问题。比喻事情不大,得失无关紧要。

【古例】: 宋、周紫芝《竹坡词二·渔家傲》: “遇坎乘流随分了, 鸡虫得失能多少。”《元曲选·马致远〈陈搏高卧〉 三》: “鸡虫得失何须计, 鹏鷃逍遥各自知。”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在下却说民国以来, 鸡虫得失, 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 日月无光, 要其旨归, 大概不过尔尔, 虽一律作如是观可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2-2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86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