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訪”·通假字

    《说文》:“访,泛谋曰访。”泛谋,广泛地询问。《书·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通“方” fang 〔例〕 《汉书·齐悼惠王传》:“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注:“如淳曰:‘访犹方也。”访,《史记》作“方”。访通“方”,始。 访,滂母、阳部;方,帮母、阳...

    “訖”·通假字

    《说文》:“讫,止也。”《尚书·吕刑》:“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传:“言尧时主狱,有威有德有恕,非绝于威,惟绝于富,世治,货赂不行。” 通“迄” qi 〔例一〕 《尚书·禹贡》:“声教讫于四海。”讫通“迄”,到、至。 〔例二〕 《汉书·成帝纪》:“讫今不改...

    “觳”·通假字

    《说文》:“觳,盛觵卮也。一曰射具。”段注:“盛字当是衍文。觵巵谓大巵,觵者,酒器之大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鬲实五觳。”注:“郑司农云: ‘觳读为斛,觳受三斗。聘礼记有斛。’玄谓豆实三而成觳,则觳受斗二升。” 1.通“角” jue 〔例一〕 《韩非...

    “觱”·通假字

    《说文》:“觱,羌人所吹角屠觱,以惊马也。”字本作“”。觱,即“觱篥”,古代一种能发声的吹角。 通“ ” bi 〔例〕 《诗·小雅·采菽》:“觱沸槛泉,言采其芹。”传:“觱沸,泉出貌。”陈奂《传疏》以为觱与“ ”通。 觱,帮母、质部; ,帮母、质部。帮母双声,质...

    “觭”·通假字

    《尔雅·释畜》:“角一俯一仰,觭。”《释文》引樊光曰:“侧角曰觭。” 1.通“踦” ji 〔例〕 《战国策·赵策》四:“齐秦非复合也,必有觭重者矣。”觭,高诱注本作“踦”。偏于一边。觭通“踦”。 觭,溪母、歌部;踦,见母、歌部。溪、见旁纽双声,歌部迭韵,属音近...

    “解”·通假字

    《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解鼋。”解,剖割。 1.通“懈” xie 〔例一〕 《诗·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解,《说苑·立节》引作“懈”,怠忽、松驰。解通“懈”。 〔例二〕 《汉书·贾山传》:“...

    “觟”·通假字

    《说文》:“觟,牝羊角者也。”《尔雅·释畜》:“夏羊牡羭,牝羖。”郝懿行疏:“今按夏羊牝牡皆有角,吴羊牝者无角,其有角者别名觟也。” 通“獬” xie 〔例一〕 《太平御览》卷六八四《冠部》:“(《淮南子》)曰:‘楚王好觟冠,楚效之也。’”觟冠,今本《淮南子·...

    “觜”·通假字

    《说文》:“觜,旧头上角觜也。一曰觜,觽也。”段注:“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头上毛有似角者也。”觜觽为二十八宿之一。《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小三星隅置,曰觜觽,为虎首。” 通“嘴” zui 〔例一〕 《文...

    “觚”·通假字

    《说文》:“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觚。”觚,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通“孤” gu 〔例〕 《庄子·大宗师》:“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觚通“孤”,独立不群。 觚,见母、鱼部;孤,见母、鱼...

    “觖”·通假字

    《广韵》:“觖,觖望,怨望也。”《史记·荆燕世家》:“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又有不满足义。《淮南子·缪称》:“禹无废功,无废财,自视犹觖如也。”注:“觖,不满也。” 通“抉” jue 〔例〕 《汉书·孙宝传》:“冯氏反事明白,故欲擿觖以扬我...

    “觀”·通假字

    《说文》:“观,谛视也。”段注:“审谛之视也。”《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观,细看。 通“鸛” guan 〔例〕 《庄子·寓言》:“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相过乎前也。”《释文》:“观,本亦作鹳。”观通“鹳”,鸟名。 观...

    “覽”·通假字

    《说文》:“览,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通“攬” lan 〔例一〕 《战国策·齐策》一:“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注:“览,受。”览通“揽”。 〔例二〕 《李太白诗》卷十八《宣州谢朓楼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覲”·通假字

    《说文》:“觐,诸侯秋朝曰觐,勤劳王事也。”《礼记·曲礼》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 通“僅” jin 〔例〕 《吕氏春秋·长见》:“鲁公以削,至于觐存。”觐通“仅”。仅仅、只。 觐,群母、文部;仅,群母、文部。群母双声,文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觏”·通假字

    《说文》:“觏,遇见也。”同遘、逅。《诗·豳风·伐柯》:“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笺:“觏,见也。” 通“構” gou 〔例〕 《左传·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见觏。”注:“觏,成也。”觏通“构”。 觏,见母、侯部;构,见母、侯部。见母双声,侯部迭韵,属...

    “親”·通假字

    《说文》:“亲,至也。”段注:“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恳到曰至。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父母。 通“新” xin 〔例一〕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规”·通假字

    《说文》:“规,规巨,有法度也。”段注:“园出于方,方出于矩,古规矩二字不分用。”规即园规。《墨子·天志》上:“譬若轮人之有规。” 通“窥”kui 〔例〕 《韩非子·制分》:“然则去微奸之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规,窥测。规通“窥”。 规,见母、支部;...

    “視”·通假字

    《说文》:“视,瞻也。”段注:“目部曰:‘瞻,临视也。’视不必皆临,则瞻与视小别矣。”《书·太甲》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1.通“示” shi 〔例一〕 《诗·小雅·鹿鸣》:“德音孔昭,视民不恌。”笺:“视,古示字也。”显示。 〔例二〕 《汉书·高帝纪》:“...

    “見”·通假字

    《说文》:“见,视也。”段注:“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通“現” xian 〔例一〕 《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见通“现”,显现。 〔例二〕 《史记·项羽本...

    “覈”·通假字

    《说文》:“覈,实也,考事襾笮,邀遮其辞,得实曰覈。”段注:“襾(xia)者,反覆之;笮(ze)者,迫之;徼者,巡也;遮者,遏也。言考事者定于一是,必使其上下四方之辞皆不得逞,而后得其实,是谓覈。此所谓咨于故实也,所谓实事求是也。”《文...

    “覃”·通假字

    《说文》:“覃,长昧也。”段注:“引申之,凡长皆曰覃。”《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笺:“覃,延也。” 通“剡” yan 〔例〕 《诗·小雅·大田》:“以我覃耜,椒载南亩,播厥百谷。”朱熹《集传》:“覃,利。音剡。”覃通“剡”,利,锋利。 覃,定母...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