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咢”·通假字

    《尔雅·释乐》:“徒击鼓谓之咢。”咢,只击鼓而无其它乐器伴奏的歌唱。《诗·大雅·行苇》:“或歌或咢。” 1.通“锷” e [例] 《汉书·王褒传》:“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咢。”《文...

    “咡”·通假字

    《玉篇》:“咡,口旁曰咡。”咡,口旁,口耳之间。《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注:“‘辟咡诏之’,谓倾头与语。曰旁曰咡。” 通“餌” er [例] 《管子·侈靡》:“鱼鳖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渊。”咡,鱼饵。咡通“饵”。 咡,日母、之部;饵,日母、之部。日母双...

    “咳”·通假字

    《说文》:“咳,小儿笑也。”咳,婴儿笑。《礼记·内则》:“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通“阂” he [例]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孙星衍《音义》:“‘咳’与‘阂’通。”阂,阻隔。咳通“阂”。...

    “咧”·通假字

    《集韵》:“咧,咧咧,鸟声。” 通“冽” lie [例] 《晋书·文苑·成公绥传》:“横郁鸣而滔涸,咧缭眺而清昶。”咧,《文...

    “咤”·通假字

    咤,发怒的声音。《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索隐》:“叱咤,发怒声。” 通“詫” cha 〔例一〕 《后汉书·王符传》:“石山隐饰,金银错镂,穷极丽靡,转相夸咤。”注:“咤与诧通也。”夸咤,矜夸。咤通“诧”。〔例二〕 《三国志·吴书·...

    “呰”·通假字

    《说文》:“呰,苛也”。呰,诋毁;诽谤。《荀子·修身》:“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 通“疵” ci 〔例〕 《通训定声》:“呰,假借为疵。”《汉书·翟方进传》:“天降威遗我宝龟,固知我国有呰灾,使民不安,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注:“呰,病也。读与疵同。...

    “哉”·通假字

    《说文》:“哉,言之间也。”桂馥《义证》:“言之间,即辞助。”哉,语气词。《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通“烖(災)” zai 〔例一〕 《管子·轻重...

    “咨”·通假字

    《说文》:“咨,谋事曰咨。”咨,商议、询问。《书·尧典》:“咨十有二牧。” 1.通“姿” zi [例] 《古文苑》张衡《七辨》:“西施之徒,咨容修嫮。”咨容,姿容,咨通“姿”。 咨,精母、脂部;姿,精母、脂部。精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資” zi 〔...

    “周”·通假字

    《说文》:“周,密也。”周,周密、谨严。《管子·九守·主周》:“人主不可不周。”尹知章注:“周,谓谨密也。” 1.通“賙” zhou [例一] 《诗·大雅·云汉》:“靡人不周。”传:“周,救也。”笺:“周,当作赒。王以诸臣困于食,人人赒给之,权救其急。”周,救济。周...

    “咎”·通假字

    《说文》:“咎,灾也。”咎,灾祸。《书·大禹谟》:“天降之咎。” 1.通“舅” jiu 〔例一〕 《荀子·臣道》:“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注:“咎,与舅同,晋文公之舅狐偃,犯其字也。”咎通“舅”。 〔例二〕 《穆天子传》卷五:“咎氏宴饮,毋...

    “和”·通假字

    《广雅·释诂》三:“和,谐也。”和,和谐、协调。《礼记·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通“阿” e 〔例〕 《汉书·梅福传》:“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和从,阿从、迎合。和通“阿”。 和,匣母、歌部;阿,影母、...

    “命”·通假字

    《说文》:“命,使也。”命,命令。《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1.通“名” ming [例一] 《广雅·释诂》三:“命,名也。”王念孙《疏证》:“命即名也。名、命古同声同义。”《吕氏春秋·察今》:“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

    “呴”·通假字

    《玉篇》:“呴,亦嘘,吹之也。”呴,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通“煦” xu [例] 《庄子·骈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呴俞,关怀养育,也作“煦妪”。呴通“煦”。 呴,晓母、侯部;煦,晓母、侯部。晓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呼”·通假字

    《说文》:“呼,外息也。”呼,吐气,使气从口或鼻中出来。与“吸”相对。《淮南子·兵略》:“眯不给抚,呼不给吸。” 1.通“吁” xu 〔例〕 《礼记·檀弓》上:“曾子闻之,瞿然曰:‘呼’!”呼,《释文》作“吁”。呼,因疲困而发出的嘘气声。呼通“吁”。 呼,晓母、...

    “咀”·通假字

    《说文》:“咀,含味也。”咀,品尝,玩味。《南史·梁本纪》下:“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婴愤忍酷。”通“詛” zu 〔例一〕 《后汉书·左雄传》:“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咀嚼,诅咒。咀通“诅”。 〔例二〕 《宋史·卢多逊传》:“通达语言,呪咀君父。”呪...

    “咼”·通假字

    《说文》:“咼,口戾不正也。”咼,歪斜。陈善《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疹,亦不缺坏,亦不咼斜。”1.通“和” he 〔例〕 《淮南子·说山》:“咼氏之璧,夏后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咼氏之璧,和氏之璧,咼通“和”。 咼,溪...

    “味”·通假字

    《说文》:“味,滋味也。”味,舌头尝东西而得到的感觉。《孙子·势》:“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通“沫”mo 〔例〕 《通训定声》:“味,假借为沫。”《礼记·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释文》:“味,依注音沫。”疏:“味犹黑光也。今世亦...

    “告”·通假字

    《广雅·释诂》一:“告,语也。”告,告诉。《汉书·司马迁传》:“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通“鞠” ju [例一] 《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讻,在泮献功。”陈奂《传疏》:“告者,鞠之假借字。……不告于讻,言不穷...

    “吕”·通假字

    《说文》:“吕,脊骨也。”吕,脊骨。《急就篇》:“尻髋脊膂腰背吕。” 通“旅”lu [例一]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自今以来,假门逆吕。”逆吕,逆旅,客舍。吕通“旅”。 [例二] 《白虎通·五行》:“吕者,拒也。言阳气欲出,阴不许也。”吕,《风俗通义》...

    “呈”·通假字

    呈,显露、呈现。《列子·天瑞》:“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通“程” cheng [例一] 《尹文子·大道》上:“名有三科,法有四呈。”呈,法式。呈通“程”。 [例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呈,标准。呈通“...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