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三)

    1.通“輴”,载柩车。
《庄子·达生》:“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腞”假为“辁”,亦载柩车。)郭庆藩集解:“王念孙曰:“许叔重说:‘楯’读为‘輴’,亦谓载柩车也。”宋李淑《题周恭帝陵》诗:“弄輴牵车挽鼓催,不知门外倒戈迴。”
2.通“輴”,古代一种用於泥路的交通工具。按:明杨慎《丹铅续录·四载》:“楯,即‘輴’也,‘軼’也,‘��’也,状如长床穿桯,前後著两金而关轴焉,其状庳下而宽广,故行塗用之。”
《尸子》卷下:“行塗以楯,行险以撮,行沙以轨。”《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輴肆穷庐,故有所宜也。”汉高诱注:“泥地宜楯。”唐柳宗元《天对》:“胘躬躄步,桥楯勩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84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