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拒”,拒绝;抵拒。按:《说文·止部》:“歫,止也。”清段玉裁注:“许无‘拒’字,‘歫’即‘拒’也。此与彼相抵为拒,相抵则止矣。”
《宋书·刘钟传》:“今若缓兵相守,彼将知人虚实。涪军忽誰勑歫我,人情既安,良将又集,此求战不获,军食无资,当为蜀子虏耳。”清周济《晋略·熊远传》:“王敦之乱,沈充应敦吴兴。加远将军,歫而不受。”王闿运《储玟躬传》:“贼大骇奔走,转至北门,尽披靡无肯歫战。”
2.通“距”,距离。
《汉书·叙传(下)》:“商竭周移,秦决南涯,自兹歫汉,北亡八支。”
3.通“距”,跳跃,离地向前跳跃。
《汉书·扬雄传》载其《校猎赋》:“腾空虚,歫连卷。”注:“歫,即‘距’字也。”按:《文选》扬雄《羽猎赋》作“距”。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5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