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没”,无有。殁齿,即“没齿”,终生。
宋 范仲淹《谪守睦州作》诗:“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做个虫蚁儿殁些儿慈悲,聒得人耳疼耳热。”明王世贞《说部·左逸》:“抑先王之不获正始也,殁齿有隐憾焉。”
2.通“没”,隐没,沦没,没落。
三国魏曹植《升天行》:“日出登东幹,既夕殁西枝。”唐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诗:“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因殁虏中,不知存亡。”清无名氏《因山贝子平浙纪略》:“顾山贼已扫,而海寇尚不时出殁。”
分享到:
宋 范仲淹《谪守睦州作》诗:“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做个虫蚁儿殁些儿慈悲,聒得人耳疼耳热。”明王世贞《说部·左逸》:“抑先王之不获正始也,殁齿有隐憾焉。”
2.通“没”,隐没,沦没,没落。
三国魏曹植《升天行》:“日出登东幹,既夕殁西枝。”唐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诗:“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因殁虏中,不知存亡。”清无名氏《因山贝子平浙纪略》:“顾山贼已扫,而海寇尚不时出殁。”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6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