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殖,叚(假)借为‘直’。”
《诗经·小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觉其楹。”毛传:“殖殖,言平正也。”
2.通“埴”,粘土。
《管子·地员》:“��土之次曰五殖。”《管子集校》第五八引汪继培云:“‘殖’即‘埴’之假借。”汉陆贾《新语·道基》:“铄金镂木,分苞烧殖,以备器械。”清孙诒让《札迻》卷七:“殖,当读为《考工记》‘抟埴’之‘埴’。烧殖,谓陶旊之事也。”
3.通“植”,种植(参看《集韵》)。
《尚书·吕刑》:“稷降播种,农殖嘉穀。”又《汤诰》:“贲若草木,兆民允殖。”《文选》晋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鸟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棗,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殖。”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殖财(材)种树。”清 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褅袷一祭说》:“烈山氏之有天下也,有子曰柱,能殖百穀。”
4.通“植”,树立。
《国语·周语(下)》:“上得民心,以殖义方。”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7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