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墐”,掩埋。
《说文》〔殣〕字下引《诗》:“行有死人,尚或殣之。”按:今本《诗经·小雅·小弁》作“墐”。《荀子·礼论》:“刑馀罪人之丧……不得饰棺,不得昼行,以殣,凡缘而往埋之。”
2.通“覲”,覲见。按:“殣,道中死人,人所覆也。”
《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十一《天门》:“神裵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注:“孟康曰:殣音覲,见也。言神灵裴回,留而不去,故我得覲见,冀以亲附而陈诚意,遂章明之。”
3.通“饉”,饥饉。
明袁宏道《作大家祔葬墓石记》:“过岁殣则煮糜以饲饥者,所活不可计。”
分享到:
《说文》〔殣〕字下引《诗》:“行有死人,尚或殣之。”按:今本《诗经·小雅·小弁》作“墐”。《荀子·礼论》:“刑馀罪人之丧……不得饰棺,不得昼行,以殣,凡缘而往埋之。”
2.通“覲”,覲见。按:“殣,道中死人,人所覆也。”
《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十一《天门》:“神裵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注:“孟康曰:殣音覲,见也。言神灵裴回,留而不去,故我得覲见,冀以亲附而陈诚意,遂章明之。”
3.通“饉”,饥饉。
明袁宏道《作大家祔葬墓石记》:“过岁殣则煮糜以饲饥者,所活不可计。”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7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