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弑”,臣子杀君父。按:“殺”、“弑”双声通假。
《春秋》僖公九年:“晋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齐。”《左传》:“冬十月。里克殺奚齐于次。”又隐公四年经:“卫州吁弑其君完。”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弑,本又作‘殺’。”又僖公二十四年:“而弑晋候。”《经典释文》“弑”作“殺”,又哀公四年经:“盗殺蔡侯申。”《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而殺吾君。”《经典释文》“弑”作“殺”。《穀梁传》隐公元年:“隐将让桓而弑之。”《经典释文》:“弑,又作‘殺’。”《礼记·檀弓(下)》:“有弑其父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弑”作“殺”,云:“本又作‘弑’。”又《明堂位》:“君臣未尝相弑也。”《经典释文》:“弑,本又作‘殺’。”又《坊记》:“以殺其君。”《经典释文》“弑”作“殺”,云:“本又作‘弑’。”《史记·周本纪》:“周公黑肩欲殺庄王。”《汉书·高帝纪(上)》:“项羽为无道,放殺其主。”注:“‘殺’当作‘弑’。”唐颜师古注:“‘弑’读曰‘弑’。”又《宣帝纪》:“弑共哀后。”又《五行志》:“受命者征其君曰殺。”
分享到:
《春秋》僖公九年:“晋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齐。”《左传》:“冬十月。里克殺奚齐于次。”又隐公四年经:“卫州吁弑其君完。”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弑,本又作‘殺’。”又僖公二十四年:“而弑晋候。”《经典释文》“弑”作“殺”,又哀公四年经:“盗殺蔡侯申。”《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而殺吾君。”《经典释文》“弑”作“殺”。《穀梁传》隐公元年:“隐将让桓而弑之。”《经典释文》:“弑,又作‘殺’。”《礼记·檀弓(下)》:“有弑其父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弑”作“殺”,云:“本又作‘弑’。”又《明堂位》:“君臣未尝相弑也。”《经典释文》:“弑,本又作‘殺’。”又《坊记》:“以殺其君。”《经典释文》“弑”作“殺”,云:“本又作‘弑’。”《史记·周本纪》:“周公黑肩欲殺庄王。”《汉书·高帝纪(上)》:“项羽为无道,放殺其主。”注:“‘殺’当作‘弑’。”唐颜师古注:“‘弑’读曰‘弑’。”又《宣帝纪》:“弑共哀后。”又《五行志》:“受命者征其君曰殺。”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9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