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一)

    通“无”,没有;不。
《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辞。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朱熹注:“绝,无之尽。毋,《史记》作‘无’,是也。”又《雍也》:“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晋杜预注:“言先君毋宁怪夫人之所为,无用责我。”《管子·八观》:“侈之所生,生於毋度。”又:“粟行於三百里,则国毋一年之积。”又《立政》:“毋其爵不敢服其服。”又《法法》:“武毋一赦。”《战国策·赵策(四)》:“日食饮得无衰乎。”又《魏策(三)》:“而宋中山可无为也。”按:汉帛书“无”均作“毋”。《史记·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築,胫毋毛。”宋苏轼《策问三首》之一:“今欲依古义为农桑之政,计户口而为考课之法,而议者或以为毋益有扰,有司惑焉,当何施而可?”明姜埰《秋怀》诗:“君子爱故辙,毋乃见者嗤。”清乔莱《下滩》诗:“纵然赋命果穷薄,毋乃太视波澜轻。”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11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