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一)

    1.通“姆”,乳母。
《国语·越语(上)》:“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三国吴韦昭注:“母,乳母也。”
2.通“姆”,女师。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吾闻之也: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何休注:“礼,后、夫人必有傅母,所以辅正其行,卫其身也。选老大夫为傅,选老大夫妻为母。本又作‘姆’,同。”(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汉焦赣《易林·萃之益》:“童女无媒,不宜动摇,安其室庐,傅母何忧!”《後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馀宠,赖母师之典训。”唐李贤注:“母,傅母也。师,女师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班姬《女戒》,是称母师。”宋张孝祥《回韩崧卿定书》:“习母师之训,敢云张伸友龙之风;承舅姑之贤,庶图韩姞燕誉之喜。”
3.通“拇”,拇指(手脚的大指)。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母,叚(假)借为‘拇’。”
《周易·咸》:“其母。”清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书》卷十二:“郑康成作‘拇’。是‘拇’与‘母’通。按:虞翻注以为足大指,是‘拇’正字。”又《解》:“解而拇。”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拇……荀作‘母’。”
4.通“婆”。老母,即“老婆”。按:此“婆”,需按吴语读成“姆”。
《海上花》第五十五回:“随便耐(你)讨几个大老母、小老母。”
5.通“畝”,田亩。
《史记·鲁周公世家》:“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唐司马贞《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史记(四)》:“‘异母同颖’……古文‘’为‘亩’,‘母’即‘亩’之省。”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11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