漻(一)

    1.通“寥”,寂寥,寂静。
《文选》战国 楚 宋玉《九辩》:“寂漻兮收潦而水清。”注:“寂漻,源渎顺流,漠无声也。”按《补注》本作“寂寥”。《韩非子·主道》:“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陈奇猷校注引顾广圻曰:“漻,读为‘寥’。”《史记·司马相如传》:“寂漻无声。”(《上林赋》)《汉书·礼乐志》:“寂漻上天知厥时。”唐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虽寂漻高远,而知我饗荐之时也。”
2.通“寥”。漻漻,即“寥寥”,旷远貌。
《晏子春秋·外篇(下八)》:“然而漻漻乎不知六翮之所在。”张纯一校注:“漻漻,即‘寥寥’,旷远之貌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84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