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嗸(嗷)”。熬熬,即“嗸嗸”,众口愁怨声。
《汉书·陈汤传》:“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疲)敝,府臧(藏)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唐颜师古注:“熬熬,众愁声。”按: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嗷”下云:“《食货志》‘天下嗷嗷’,《陈汤传》‘熬熬苦之’,皆同音假借字也。”《梁书·武帝纪(上)》:“严科毒赋,载离比屋,溥天熬熬,置身无所。”宋梅尧臣《秋风篇》:“唯恐五色石,女媧补不牢,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分享到:
《汉书·陈汤传》:“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疲)敝,府臧(藏)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唐颜师古注:“熬熬,众愁声。”按: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嗷”下云:“《食货志》‘天下嗷嗷’,《陈汤传》‘熬熬苦之’,皆同音假借字也。”《梁书·武帝纪(上)》:“严科毒赋,载离比屋,溥天熬熬,置身无所。”宋梅尧臣《秋风篇》:“唯恐五色石,女媧补不牢,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发布时间:2019-04-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201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