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二)

    1.通“諍”,谏劝,诤谏,直言规劝。按:《玉篇》:“爭,谏也,又作諍。”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爭,叚(假)借为‘諍’。”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讼争也。”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争’本作‘诤’。”《庄子·至乐》:“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唐 成玄英疏:“子胥争谏,以遭残戮。”《荀子·子道》:“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战国策·魏策(二)》:“公之争於王。”《韩诗外传》卷十:“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淮南子·人间训》:“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史记·殷本纪》:“为人臣者不得,不必以死争。”又《留侯世家》:“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汉 刘向《说苑·尊贤》:“鲁人果攻而数之罪十,而曾子所争者九。”唐韩愈《顺宗实录(四)》:“〔陆贽〕不敢自爱,事之不可者,皆争之。”宋 王安石《给事中孔公墓志铭》:“所至官治,数以争职不阿,或绌或迁,而公持一节以终身,盖未尝自诎也。”清 魏源《<孙子集注>序》:“子胥之智不能争,季札之亲且贤不能禁。”
2.通“怎”,怎麽,怎样。争奈,即“怎奈”。按:清刘淇《助字辨略》:“争,俗之‘怎’,於如何也。”
南朝 梁 庾丹《夜梦还家》诗:“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唐 玄宗《题梅妃画真》诗:“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宋 柳永《木兰花》词:“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絃焦争可逐?”辽 兴宗《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争能识浅深?”金 元好问《杏花杂诗》之五:“纷纷红紫不胜稠,争得春光竞出头?”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虽然故友情能密,争似新欢兴更浓。”《拍案惊奇》卷十九:“争奈来缠的人越多了,小娥不耐烦分诉……”清洪昇《长生殿·密誓》:“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争奈他自己不争气,终日在公馆裏同那些底下鬼混。”
3.通“增”。
元 郑廷玉《金凤钗》剧三:“时来呵铁也争光,运去後黄金失色。”(按:“後”通“呵”,语气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212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