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山居也。一曰下也。”段注:“山当作止,字之误也。”底,最下部分。《文选》宋玉《高唐赋》:“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1.通“砥” di
[例一] 《汉书·枚乘传》:“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注:“底,柔石也。”底厉即“砥砺”,磨炼。底通“砥”,细的磨刀石。
[例二] 《汉书·晁错传》:“和辑士卒,底厉其节。”注:“底与砥同。”
底,端母、脂部;砥,端母、脂部。端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抵” di
[例一] 《列子·天瑞》:“林类年且百底春被裘。底春,抵春。底通“抵”,至、到。
[例二] 黄庭坚《山谷外集·送苏太祝归石城》:“仆夫结束底死催,马翻玉勒嘶归鞅。”底死,即“抵死”,拼死。底通“抵”,往。
底,端母、脂部;抵,端母、脂部。端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厎” zhi
[例一] 《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释文》:“底,之履反,致也。《史记》音致。”底定,达到平定。底通“厎”。
[例二]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才朽行秽,文质无所底。”无所底,无所致。底通“厎”,引申为造诣。
按: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孟子》七下云:“经典内凡曰‘底,致也。’皆之尔切,与‘底,都礼切’不同。经典内用底字不多,而俗刻多厎讹为底。”依阮元说,当“致”讲的“底”,皆应为“厎”。《尔雅》:“厎,致也。”是古义如此。
底,端母、脂部;厎,章母、脂部。端、章准双声,脂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砥” di
[例一] 《汉书·枚乘传》:“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注:“底,柔石也。”底厉即“砥砺”,磨炼。底通“砥”,细的磨刀石。
[例二] 《汉书·晁错传》:“和辑士卒,底厉其节。”注:“底与砥同。”
底,端母、脂部;砥,端母、脂部。端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抵” di
[例一] 《列子·天瑞》:“林类年且百底春被裘。底春,抵春。底通“抵”,至、到。
[例二] 黄庭坚《山谷外集·送苏太祝归石城》:“仆夫结束底死催,马翻玉勒嘶归鞅。”底死,即“抵死”,拼死。底通“抵”,往。
底,端母、脂部;抵,端母、脂部。端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厎” zhi
[例一] 《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释文》:“底,之履反,致也。《史记》音致。”底定,达到平定。底通“厎”。
[例二]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才朽行秽,文质无所底。”无所底,无所致。底通“厎”,引申为造诣。
按: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孟子》七下云:“经典内凡曰‘底,致也。’皆之尔切,与‘底,都礼切’不同。经典内用底字不多,而俗刻多厎讹为底。”依阮元说,当“致”讲的“底”,皆应为“厎”。《尔雅》:“厎,致也。”是古义如此。
底,端母、脂部;厎,章母、脂部。端、章准双声,脂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398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