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徵,召也。”徵,徵召。《史记·周本纪》:“幽王举烽火懲兵,兵莫至。”
1.通“懲” cheng
[例一] 《荀子·正论》:“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徵其未也。”注:“懲,读为惩;未,谓将来。”徵通“惩”,惩戒。
[例二]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王人来告丧。问崩日,以甲寅告。故书之以徵过也。”徵通“惩”,惩罚。
徵,端母、蒸部;惩,定母、蒸部。端、定旁纽双声,蒸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證” zheng
[例一] 《尚书·胤征》:“圣有谟训,明徵定保。”传:“徵,证也。”徵通“证”,证明。
[例二] 《汉书·平帝纪赞》:“休徵嘉应,颂声并作。”注:“休,美也。徵,证也。”徵通“证”,证验。《广雅·释诂》:“证,譣也。”《疏证》:“譣,经传通作验。”
徵,端母、蒸部;證,章母、蒸部。端、章准双声,蒸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 ting
[例] 《左传·定公八年》:“虎曰:‘鲁人闻余出,喜于徵死,何暇追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此徵字当读为,缓也。即文公十六年《传》、定公十四年《传》之‘纾死’。说详杨树达先生《读左传》。”徵通“”。《说文》:“,缓也。”
徵,端母、蒸部;,透母、耕部。端、透旁纽双声,蒸、耕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懲” cheng
[例一] 《荀子·正论》:“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徵其未也。”注:“懲,读为惩;未,谓将来。”徵通“惩”,惩戒。
[例二]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王人来告丧。问崩日,以甲寅告。故书之以徵过也。”徵通“惩”,惩罚。
徵,端母、蒸部;惩,定母、蒸部。端、定旁纽双声,蒸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證” zheng
[例一] 《尚书·胤征》:“圣有谟训,明徵定保。”传:“徵,证也。”徵通“证”,证明。
[例二] 《汉书·平帝纪赞》:“休徵嘉应,颂声并作。”注:“休,美也。徵,证也。”徵通“证”,证验。《广雅·释诂》:“证,譣也。”《疏证》:“譣,经传通作验。”
徵,端母、蒸部;證,章母、蒸部。端、章准双声,蒸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 ting
[例] 《左传·定公八年》:“虎曰:‘鲁人闻余出,喜于徵死,何暇追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此徵字当读为,缓也。即文公十六年《传》、定公十四年《传》之‘纾死’。说详杨树达先生《读左传》。”徵通“”。《说文》:“,缓也。”
徵,端母、蒸部;,透母、耕部。端、透旁纽双声,蒸、耕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404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