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绌,绛也。”又,“绛,大赤也。”大赤,即大红色。段注:“此‘绌’之本义,而废不行矣。《韵会》‘绛’作‘缝’,非也。”
1.通“詘” qu
〔例〕 《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梁匽。”绌通“诎”,弯曲。杨倞注:“嬴绌,犹言伸屈也。”
绌,透母、物部;诎,溪母、物部。溪、透准双声,物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黜” chu
〔例一〕 《荀子·成相》:“展禽三绌。”绌通“黜”,贬退。
〔例二〕 《左传·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绌通“黜”,废退。
绌,透母、物部;黜,透母、物部。透母双声,物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拙” zhuo
〔例〕 《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卻冠秫绌,大吴之国也。”秫通“鉥”,长针,引申为缝纫。绌通“拙”,粗劣。
绌,透母、物部;拙章母、物部。章、透准旁纽双声,物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
  • 下一篇: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494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