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鄗,常山县也。从邑,高声。世祖所即位,今为高邑。”鄗,原为春秋晋邑,战国时为赵邑,汉为侯国,光武帝在此即位,改为高邑。《左传·哀公四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
1.通“鎬” hao
〔例一〕 《荀子·王霸》:“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鄗通“镐”,武王之都,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例二〕 《文选》班固《西都赋》:“遂绕酆鄗。”鄗通“镐”。
鄗,匣母、宵部;镐,匣母、宵部。匣母双声,宵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蒿” hao
〔例〕 《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五年》:“公会齐侯于鄗。”鄗,《左传》作“艾”,《春秋谷梁传》作“蒿”。故址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北。鄗通“蒿”。
鄗,匣母、宵部;蒿,晓母、宵部。匣、晓旁纽双声,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郊” jiao
〔例〕 《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以报殽之役。”鄗,《左传·文公三年》作“郊”。鄗通“郊”,地名,故址在今山西省南部。
鄗,匣母、宵部;郊,见母、宵部。匣、见旁纽双声,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鎬” hao
〔例一〕 《荀子·王霸》:“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鄗通“镐”,武王之都,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例二〕 《文选》班固《西都赋》:“遂绕酆鄗。”鄗通“镐”。
鄗,匣母、宵部;镐,匣母、宵部。匣母双声,宵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蒿” hao
〔例〕 《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五年》:“公会齐侯于鄗。”鄗,《左传》作“艾”,《春秋谷梁传》作“蒿”。故址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北。鄗通“蒿”。
鄗,匣母、宵部;蒿,晓母、宵部。匣、晓旁纽双声,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郊” jiao
〔例〕 《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以报殽之役。”鄗,《左传·文公三年》作“郊”。鄗通“郊”,地名,故址在今山西省南部。
鄗,匣母、宵部;郊,见母、宵部。匣、见旁纽双声,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35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