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七)

    1.通“如”,如或。按:今方言仍有读“如”与“于”音近者,当是古音遗存,故得相通假。
《尚书·洪范》:“于其无好德,女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作,胙,报。用,以。)
2.通“如”,如若、如同,似。按:清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一:“于,犹如也。”黄侃笺释:此“于”即“如”之借。按:方言有读“如”为“于”音者,当是“于”“如”古同音之遗存。
《周易·繫辞传》:“《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终日,断可识矣。”按:《白虎通·谏诤》引“介于石”作“介如石”。《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战国策·燕策》:“且非独于此也。”《淮南子·览冥训》:“食人肉,葅人肝,饮人血,甘之于刍豢。”《汉书·韩长孺传》:“匈奴至者投鞌,高如城者数所。”(按:汉刘向《新序·善谋》“如”作“于”。)又《汲黯传》:“愚民安知市贾长安中,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如边关乎? “按:《史记》“如”作“于”。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81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