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二)

    1.通“甲”,虫甲;甲壳。
《礼记·月令》:“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穀。”又孟冬之月:“其虫介。”按:汉许慎《说文解字》引作“甲”,云:“戴孚甲之象。”《大戴礼·曾子天圆》:“介虫,介而後生;鳞虫,鳞而後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韩诗外传》卷一:“倮介之虫,无不延颈以听。”《淮南子·脩务训》:“其虫介。”注:“介,甲也。”又《天文训》:“介虫不为。”(尹逵吉注:“为读为,化也。”)又《地形训》:“介鳞者,夏食而冬蛰。”汉高诱注:“介,甲,鱼鳖之属也。”又《说山训》:“介虫之动以固。”《孔子家语·执响》:“介鳞夏食而冬蛰。”注:“介,甲虫也。”
2.通“甲”,甲胄,铠甲;披甲。按:《释名》:“甲亦云介。”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古‘介’、‘甲’同声相通,‘介胄’即‘甲胄’也。”又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介,叚(假)借为‘甲’。”
《诗经·郑风·清人》:“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又《大雅·瞻卬》:“舍尔介狄。”郑玄笺:“介,甲也。”又《周颂·臣工》:“嗟嗟保介。”郑笺:“介,甲也。车右勇力之士被甲执兵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氏介其鸡。”贾注:“介,甲也。”又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晋杜预注:“介,甲也。”又僖公二十八年:“驷介百乘。”杜注:“驷介,四马被甲。”《礼记·檀弓(下)》:“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介夫,披甲的卫士。)又《曲礼》:“介者不拜。”又:“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按:《表记》作“甲胄”。《管子·小匡》:“介胄执桴,立於军门,使死生皆加勇。”《晏子春秋·杂上》:“穰苴介胄操戟立於门。”《韩非子·五蠹》:“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汉贾谊《治安策》:“将吏被介胄而睡。”《文选》汉扬雄《长杨赋》:“介胄被沾汗。”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曰:“介,甲也。”《史记·韩非传》:“急则用介胄之士。”唐张守节《正义》:“介,甲也。”又《绛侯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又《平津侯主父列传》:“介胄生虮虱。”《汉书·贾捐之传》:“用之介胄则冠军侯。”又《贾谊传》:“将吏被介胄而睡。”又《叙传(下)》:“叔孙奉常,与时抑扬,税(脱)介免胄,礼义(仪)是创。”汉刘歆《移讓太常博士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三国吴韦昭《秋风》诗:“跨马披介胄。”《晋书·袁瓌传》:“魏武帝身亲介胄,务在武功。”唐杜甫《垂老别》:“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宋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915.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