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俱”,全,都,皆。按:《说文》:“俱,皆也。”清段玉裁注:“《诗》有假‘具’为‘俱’者。”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具)假借为‘俱’。”
《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疏:“尹氏为太师,既显盛处位尊贵,故下民俱仰汝而瞻之。”《史记·项羽本纪》:“(张良)乃入,具告沛公。”又《萧相国世家》:“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又《陈丞相世家》:“金具在。”《汉书·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晋陶潜《于王抚军座送客》诗:“冬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痱)。”又《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又:“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南朝宋殷琰《休成乐》:“酾酒具登,嘉俎咸存。”唐杜甫《西阁曝日》诗:“毛髮具自和,肌肤潜沃若。”又《薛三郎中璩》诗:“其乐难具陈。”唐韩愈《進学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明归有光《顾原鲁先生祠记》:“给事谓余具知始末,而请记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46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