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仞”,古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刃,叚(假)借为‘仞’。”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仞’本作‘刃’。”唐孔颖达疏:“仞音刃,字又作‘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仞沟洫。”《释文》:“仞,本作‘刃’。”《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经典释文》:“仞,一作‘刃’。”《战国策·魏策(三)》:“陵十仞之城。”汉帛书本“仞”作“刃”。《盐铁论·诏圣》:“严墙三刃,楼季难之。”《金石续编·郑万英〈唐信法寺弥陀象碑〉》:“标格千刃,漪澜万顷。”陆耀遹跋:“‘刃’与‘仞’通。”《汉无极山碑》:“浚谷千刃。”《隶释》云:“以‘刃’为‘仞’。”骊山《温泉颂》“数刃”。《张猛龙碑》:“积石千寻,长松万刃。”苏联科学院亚洲人民研究所藏《维摩碎金》:“有弱(若)满轮明月,让王于星斗之前;万刃高山,辝峭拔丘陵之下。”《仪礼·士丧礼》疏:“天子之旗九刃,诸侯七刃,大夫五刃,士三刃。”《敦煌变文集·苏武李陵执别词》:“洪崖万刃。”《隋书·礼仪志(五)》:“旌杠,皇帝六刃,诸侯五刃,大夫四刃,士三刃。”清李赓芸《炳烛编·古书通假举例》:“《考工记》、《士丧礼》疏引《礼纬》:‘天子之旌九刃’。”
2.通“纫”,缝纫。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虬请红儿歌而赠之缯彩。孝恭以副车所貯,不令受所贶。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绝句百篇,号‘比红诗’,大行于时。”
3.通“韌”,坚柔,柔韧而坚固。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纳材苇。”注:“蒲苇之属,此时柔刃,可取作器物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檀”字条云:“《郑风》传曰:‘檀,强刃之木。’刃,今‘韧’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64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