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刺”。按:今山东一带方言“切”音仍与“刺”近,当是古音遗存。
《仪礼·燕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按:清高翔麟谓“切”与“刺”同。(《说文字通》卷四),清吴玉搢《别雅》卷四:“风音讽;切音刺,义与刺同。史传有用‘讥切’者,亦‘讥刺’也。”
分享到:
《仪礼·燕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按:清高翔麟谓“切”与“刺”同。(《说文字通》卷四),清吴玉搢《别雅》卷四:“风音讽;切音刺,义与刺同。史传有用‘讥切’者,亦‘讥刺’也。”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64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