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

    1.通“嶰”,山间沟壑。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德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整理小组注:“‘解’疑读为‘嶰’,指山谷间。”《汉书·律历志》:“解谷。”即嶰谷。
2.通“廨”,官廨(官署通称),公��(办公的地方)。
《管子·五辅》:“上弥残苛而无解舍,下愈鸷而不听从。”又:“是故上必有宽裕而有解舍。”《商君书·垦令》:“均出馀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㮣不可以辟役,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则馀子不游事,人则必农。”《韩非子·五蠹》:“故事私门而完解舍,解舍完则远战,远战则安。”清王先谦集解引顾广圻曰:“‘解’‘廨’同字也。”汉应劭《风俗通·太傅汝南陈蕃》:“其祖河东太守,家在召陵,岁时往祠,此先人所出,重难解亭,止诸冢舍。”《玉篇》:“解,署也。”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先主还沛解。”晋左思《吴都赋》:“屯营栉比,解署棋布。”(《文选》刘逵注:“解,犹署也。”)(一本作“廨署”)。《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而後不住僧房,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3.通“懈”,懈怠;懈惰;鬆懈。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一下“懈”字注:“懈,怠也,古多假‘解’为之。”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十一“解”字云:“解,假借为‘懈’。”
《诗经·大雅·假乐》:“不解于位。”注:“解,怠惰也。”日本山井鼎《诗经考文》:“不解,古本作‘匪懈’”。又《韩奕》:“夙夜匪解,虔恭尔位。”又《烝民》:“夙夜匪(非)解,以事一人。”郑笺:“解,本作‘懈’。”(按:《韩诗外传》《说苑·立节》引作“懈”,清段玉载《诗经小学》:“‘懈’之假借。”按:《孝经》亦引作“懈”。)又《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礼记·月令》:“季秋行春令,暖风来至,民气解隋(堕)。”按:汉许慎《说文解字》引作“懈”,云:“怠也。”又《杂记》:“三月不怠,三月不解。”注:“解,倦也。”又《聘义》:“日莫(暮)人倦,齐庄正齐(斋),而不敢解惰,以成礼节。”《韩非子·备内》:“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注:“解读为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子无懈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懈”作“解”。《孝经》第四章:“夙夜匪懈。”《经典释文》:“‘懈’字或作‘解’。”《吕氏春秋·达郁》:“壮而怠失时,老而解则无名。”《国语·吴语》:“(勾践请盟),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又《周语(上)》:“不解于时。”(《补音》:“解,借作‘懈’字。”)《诗经·商颂·玄鸟》“受命不殆”,汉郑玄笺:“不解殆(怠)。”《周礼·天官·宫正》“夕击拆而比之”汉郑玄注:“莫行夜以比直宿者,为其有解惰,离部署。”又《礼记·内则》“舅姑使冢妇毋怠”郑注:“勤者勤劳,不敢解倦。”《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汉扬雄《法言·傒·次三》《测》曰:“傒而後之解也。”宋司马光集注:“‘解’与‘懈’同。”汉班固《汉书·貢禹传》:“陛下诚深念高祖之苦,醇法太宗之治,正己以先天下,选贤以自辅,开進中正,致诛姦臣,远放讇(谄)佞,放出園陵之女,罷倡乐,绝郑声,去甲乙之帐,退伪薄之物,修节俭之化,驱天下之民皆归于农,如此不解,则三王可侔、五帝可及。”《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汉晋春秋》:“王威说刘琮曰:‘曹操得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必解弛无备。’”隋《诸病源候论》:“是少阳疟,令人身体解倦。”《晋书·刘毅传》载其疏:“惩劝不明,则风俗汗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按:《通典》引作“懈”。《南史·陈伯之传》:“元仲因其解弛,从北门入,径至听事前。”《资治通鉴》汉宣帝五凤三年:“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亡(无)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宋洪迈《容斋三笔·钟鼎铭识》:“孔悝鼎铭曰:‘其勤公家,夙夜不解。’”
4.“澥”。
《汉书·杨雄传(下)》载其《解嘲》:“辟若江湖之雀,勃解之鸟。”
5.通“獬”。解豸,即“獬豸”,古代传说中神兽。
《史记·司马相如传》:“弄解豸。”解豸,即“獬豸”,传说中一种神兽。按:《汉书》作“解薦”。汉杨雄《太玄·经》:“��坚祸,维用解��之贞。”注:“解��,触邪之兽。”又《难》:“上九,角解豸,终以直。”清龚自珍《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俄栖解豸于厥膺兮,每焚草而密告。”
6.通“蟹”,螃蟹。
《吕氏春秋·恃君》:“非滨之东,夷、秽之乡,大解陵鱼,大人之居。”按:《山海经·海内北经》作“大蟹”。
[解果]xieke
同“蟹堁”,狭小的高地;形容中间高两旁低的样子。
《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解果其冠。”按:《说苑·尊贤》作“蟹堁”。
7.通“邂”。按:“解后”、“解垢”、“解构”,即“邂逅”,不期而遇(参看《正字通》),引申为附会凑合。
《诗经·唐风·绸缪》:“见此邂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邂,本亦作‘解’。”《庄子·胠箧》:“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於辩矣。”《後汉书·窦融传》:“欲设间离之说,乱或真心,转相解构。”宋张景星《赋得建业水》诗:“解后食鱼何处是,西上国门望武昌。”金元好问《续夷坚志·秦简夫临终诗》:“躯壳羁栖宅,妻孥解逅恩,雲山最佳处,随意着诗魂。”元方回《桐江续集》十八《赠医士清溪居士丘通甫》诗:“迩来解后古馀杭,其言亹亹慨以慷。”明张肯《声声慢》词:“岁寒解后相逢,携手归来,轻盈一样春容。”清吴骞《扶风传信录》:“解后今朝鱼水合,解却伤心双结。”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65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