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掆”,牡牛(公牛)。
《诗经·鲁颂·閟宫》:“白牡骍刚。”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刚者,‘掆’之叚(假)借。”《礼记·明堂位》:“周骍刚。”唐孔颖达疏:“骍,赤色也;刚,牡也。”清钱坫云:“《公羊传》作‘犅,’是‘刚’与‘犅’通。‘刚’假字。”(《十经文字通正书》卷四)《古文苑》汉董仲舒《郊祀对》:“鲁郊用纯骍刚。”章樵注:“刚,与‘犅’同。”
2.通“鋼”。
《北齐书·綦母怀文传》:“又造宿(熟)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熟)则成刚。”《西游记》第十九:“炼得铜筋铁骨……摆锡鸡巴,我怕甚刚刀剁下我鸟来!”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70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