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嬮”,美好貌。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谦部》:“厭,叚(假)借为‘嬮’。”
《诗经·周颂·载芟》:“有厭其傑。”毛传:“言傑苗嬮然特美也。”
2.通“懕”,安貌,静貌;微弱貌;精神不振貌。
《诗经·小雅·湛露》:“厭厭夜饮,不醉无归。”毛传:“厭厭,安也。”(清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书》卷九:“《说文解字》作‘懕’。是‘厭’又与‘懕’通。”)又《秦风·小戎》:“言念君子,载兴载寝。厭厭良人,秩秩德音。”毛传:“厭厭,安静也。”《荀子·王霸》:“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厭焉有千岁之固,何也?”又《王制》:“是以厭然畜(蓄)積修饰。”汉扬雄《方言》:“厭,安也。”
3.通“懨”。厭厭,即“懨懨”,闷郁貌。
宋无名氏词《九张机》:“行行读遍,厭厭无语,不忍再寻思。”
4.通“垔(湮)”,塞。
《荀子·修身》:“厭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按:清朱骏声谓借“厭”为“垔”。
分享到:
《诗经·周颂·载芟》:“有厭其傑。”毛传:“言傑苗嬮然特美也。”
2.通“懕”,安貌,静貌;微弱貌;精神不振貌。
《诗经·小雅·湛露》:“厭厭夜饮,不醉无归。”毛传:“厭厭,安也。”(清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书》卷九:“《说文解字》作‘懕’。是‘厭’又与‘懕’通。”)又《秦风·小戎》:“言念君子,载兴载寝。厭厭良人,秩秩德音。”毛传:“厭厭,安静也。”《荀子·王霸》:“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厭焉有千岁之固,何也?”又《王制》:“是以厭然畜(蓄)積修饰。”汉扬雄《方言》:“厭,安也。”
3.通“懨”。厭厭,即“懨懨”,闷郁貌。
宋无名氏词《九张机》:“行行读遍,厭厭无语,不忍再寻思。”
4.通“垔(湮)”,塞。
《荀子·修身》:“厭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按:清朱骏声谓借“厭”为“垔”。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95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