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诂”,训诂。
《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按:《说文解字》引作“诂训”。清钱坫据此谓“古”与“诂”通(《十经文字通正书》卷二)。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士奇》:“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
2.通“鼓”。按:参看清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三。
《尔雅·释草》:“红茏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古、鼓语转耳。”
分享到:
《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按:《说文解字》引作“诂训”。清钱坫据此谓“古”与“诂”通(《十经文字通正书》卷二)。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士奇》:“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
2.通“鼓”。按:参看清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三。
《尔雅·释草》:“红茏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古、鼓语转耳。”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702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