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一)

    1.通“伺”,伺探;伺机;窥察。按:《广韵》:“伺,察也。”
《周礼·地官·媒氏》:“司男女之无家者而会之。”汉郑玄注:“司,犹察也。”《墨子·号令》:“为人下者,常司上之。”清孙诒让间诂:“毕沅曰:‘司’即‘伺’字。王引之曰:司,古‘伺’字也。”(之,通“志”,意向。)《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其无欲见,人司之。”注:“司,古‘伺’字。”梁启雄注:“‘司’同‘伺’。《字林》‘伺,候也;察也’。”陈奇猷集释:“司,古‘伺’字,窥察也。”《史记·陈涉世家》:“主司群臣。”又《吕后本纪》:“擅权,微伺赵王。”《汉书·赵共王传》“伺”作“司”。《潜夫论·德化》:“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诛过错,乃以防奸恶而救祸败。”《盐铁论·周秦》:“居家相察,出入相司。”汉王充《论衡·逢遇》:“审司际会,能进有补赡主。”《汉书·高五王传·赵共王刘恢》:“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也,内擅权,微司赵王,王不得自恣。”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司察纠摘之能。”刘昞注:“督察是非,无不区别。”《资治通鉴》汉灵帝熹平元年:“(王)甫密司察以告段颎。”章炳麟《书清彭山县知县康寿桐事》:“如蓝鼎元之徒,以司察阴事为能,自役之任,非南面长官也。”
2.通“伺”,伺候。按:《说文》:“伏,司也。”清段玉裁注:“司,今之‘伺’。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又《周礼·秋官·蜡氏》段玉裁注:“‘司’、‘伺’古今字。”(《周礼汉读考》,丁亥石印本《皇清经解》第83种第30册)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臣负齐,燕王以司薛公。”《汉书·高五王传》:“舍人怪之,以为物而司之,得勃。”又《淮南厉王传》:“王使人候司。”(按:《史记》作“伺”。)又《灌夫传》:“太后亦使人候司,具以语太后。”又:“魏其与夫人候司至日中,丞相不来。”
3.通“嗣”,嗣续;继承。按: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上篇《象人动作》:“后,司”条下云:“古金器文‘嗣’字多只作‘司’。”清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书》卷九:“《商书》‘王司敬民’,《史记》作‘王嗣’,是‘司’与‘嗣’通。”按:《尚书·高宗彤日》清俞樾《群经平议》:“‘嗣’与‘司’古通用。”
《毛公鼎》:“司余小子。”《㝬钟》:“司配皇天。”《吊向簋》:“余小子司朕皇考。”《叔向文殷》:“余小子司朕皇考,肇师井(型)先文祖共明德,秉威义(仪)。”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703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