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诗句出处:《范阳王挽词二首》;是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范阳王挽词二首》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

【注释】:

蒿:

①青蒿;香蒿。二年生草本植物。《诗经·小雅·蓼莪》:“匪莪伊蒿。”(匪:同“非”。莪:蒿类。伊:是。)②气蒸发的样子。《西京杂记》卷五:“熏蒿歊(xiāo)蒸,而风雨云雾,雷电雪雹生焉。”(歊:热气上升。)③通“耗”。损耗。《国语·楚语上》:“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

里:

①古时乡村居民聚居的地方;村落。《孟子·尽心上》:“制其田里,教之树畜。”②故乡;家乡。江 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③古代的居民组织。其编制以二十五家或五十家或百家为一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④里巷;里弄。《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⑤长度单位。市制五百米为一里。李白《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

衣:

(一)①上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裳:裙子;下衣。)②泛指衣服。《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用粗毛做的短衣。卒:终。)③遮蔽身体局部的东西。《晋书·惠帝纪》:“帝坠马伤足,尚书高光进面衣,帝嘉之。”④器物的外罩。欧阳修《六一居士诗话》:“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⑤指果实的皮、膜。齐丘《陪游凤皇台献诗》:“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东西。白居易《营闲事》:“暖变墙衣色。”⑦鸟羽虫翅。陆游《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张耒《夏日》:“蝶衣晒粉花枝舞。”[衣钵]亦作“衣缽”。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盂,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杨万里《赠王婿时可》:“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二)yì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许行。)②给人衣服穿。《左传·昭公十三年》:“寒者衣之,饥者食之。”③覆盖。《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薪:柴草。)④包裹。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衣冠:

①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装。《史记·管晏传》:“晏子戄然摄~~谢。”②借指世族、士绅。《后汉书·羊陟传》:“家世~~族。”

冠:

(一)①帽子的总称。《战国策·魏策四》:“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跣xiǎn :光着脚。)②类似冠的东西。《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二)guàn ①戴帽子。《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许子:当时农家许行。)②古代的一种仪式。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字:命以字。)男子成年也称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沂:水名。风:吹风。舞雩:古代求雨之壇。)③居第一位。《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送:

①送;送行。《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轮台:地名。)②目送。《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逆:迎。)③运送;传送。《墨子·杂守》:“外宅粟米畜产财物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王安石《元日》:“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酒名。)④赠送。《仪礼·聘礼》:“宾再拜稽首送币。”

松:

树名。《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门:

①建筑物的进出口。《诗经·小雅 ·何人斯》:“不入我门。”《木兰诗》:“开我东阁门。”②关键。《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商君书·君臣》:“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③家;家族。《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汝勿妄语,灭吾门也。”④门类;类别。《旧唐书·杜佑传》:“凡书九门,计二百卷。”⑤派别;学派。《后汉书·郑玄传》:“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⑥门第。《北史·刘昶传》:“唯能是寄,不必拘门。”

印:

(一)①图章;印信。《墨子·号令》:“有能得若捕告者,以其所守邑,小大封之,守还授其印,尊宠官之。”(若:此。封:封赏。)②印子;痕迹。《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③使物上留下痕迹。李商隐《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jiōng),金莲无复印中庭。”(永寿:地名。扃:关门。)④印证;吻合。简文帝《答湘东王书》:“皇情印可,今便奉行。”(可:认可。)(二)yì 同“抑”。按;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经》:“高者印之。”

绶:

丝带,古代用来拴系玉饰、印玺,因身分与等级不同而颜色有别。《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要:腰。)

迎:

①迎接。《战国策·赵策四》:“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②面对着;正对着。《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③迎击。李华《河南府参军厅壁记》:“如川决防,如竹迎刃。”④迎合。《新五代史·唐家人传第二》:“刘氏多智,善迎意承旨。”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