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何必涉广川,荒衢且升腾。

“何必涉广川,荒衢且升腾。”诗句出处:《酬韩质舟行阻冻》;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中获辛苦奏,长河结阴冰。
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坚,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凿饮空兢兢。寒苦弥时节,待泮岂所能。
何必涉广川,荒衢且升腾。殷勤宣中意,庶用达吾朋。

《酬韩质舟行阻冻》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注释】: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何必:

何须要,不必要。《孟子·梁惠王》:“王亦曰仁义而已矣,~~曰利?”

必:

①必然;必定。《孟子·公孙丑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便国:对国家有利。法古:效法古代。)②必须;一定要。《水浒传》第五回:“男大须婚,女大必嫁。”《三国演义》第九回:“誓必杀之。”③连词。表假设。如果。《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涉:

①蹚水过河。《诗经· 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名。顿丘:古地名。)②泛指渡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③进入;到。《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中国:指中原地区。)④经过;经历。司马迁《报任安书》:“涉旬月,迫季冬。”⑤牵涉;牵连。刘知几《史通·叙事》:“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⑥阅览;阅读;观看。顾炎武《复庵记》:“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

广:

(一)①大;广大;宏大。《管子·小问》:“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吕氏春秋·异用》:“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②宽;宽阔。《诗经 · 卫风 · 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通“航”。)《墨子·备城门》:“长八尺,广七尺。”③多;众多。《颜氏家训 ·勉学》:“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④扩大;推广。《后汉书·西羌传》:“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史记·秦本纪》:“秦缪公广地益国。”(益:增添。)⑤宽心;安慰。苏轼《和归田园居六首》之二:“好语时见广。”(见:指对自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⑥广泛地;多方面地。陆贾《新语·思务》:“是以君子广思而博听。”[广(旧读guàng)袤(mào)]东西的长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张衡《西京赋》:“考广袤。”(考:核查。) (二)guàng ①〈名〉横长;东西间距离。亦泛指面积。《战国策·秦策二》:“从某至某,广从(纵)六里。”②春秋时楚国军制,兵车十五辆为广。《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楚子:楚王。) (三)kuàng ①通“圹”。坟墓。《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广,则睪如也。”②通“旷”。空缺;荒废。《吕氏春秋·不广》:“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犷(獷) guǎng ①凶猛;强悍。《新唐书·西域传下》:“(有兽)大如狗,犷恶而力。”②凶悍;蛮横。刘希夷《谒汉世祖庙》:“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后汉书·段颎传》:“虚欲修文戢戈,招降犷敌。”③粗野。《后汉书·祭肜传》:“临守偏海,政移犷俗。”

川:

水道;河流。《周礼·考工记·匠人》:“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商君书·弱民》:“济大川而无舡(xiāng)楫。”

荒:

①荒芜。《商君书·算地》:“胜敌而草不荒。”《韩非子·解老》:“狱讼繁则田荒,田荒则府仓虚。”②荒地;荒野。陶潜《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③荒年。《韩非子·六反》:“天饥岁荒。”④废弃;荒废。曹植《送应氏》:“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尚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⑤逸乐过度;放纵。白居易《杂兴三首》之一:“(楚王)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禽:田猎。)⑥僻远的地方。钟嵘《诗品·上品》:“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表:外。)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⑦遮蔽;覆盖。《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荒之。”[荒服]边远地区。《论衡·恢国》:“唐虞国界,吴为荒服。”

衢:

①四通八达的大路。《左传·定公八年》:“林楚怒马,及衢而骋。”《晋书·羊祜杜预传论》:“江衢如砥。”(砥:磨刀石。)②树枝交错、分杈。《山海经·中山经》:“(桑)大五十尺,其枝四衢。”

且:

(一)①副词。1. 姑且;暂且。《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 我将念之。’”(休:止。念:思考。)2. 将要;将近。《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连词。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并且”。《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既……且……]相当于“又……又……”。《孙子兵法·谋攻》:“三军且惑且疑。”3. [且……且……]表示相承,相当于“一边……一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且怒且喜。”4.表示递进,相当于“况且”、“尚且”。《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孟子·梁惠王上》:“兽相食,且人恶(wù)之。”(恶:憎恶。)(二)jū 语气词。《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匪我思且。”

升:

①量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②量词。容量单位。一斗的十分之一。苏轼《上梅直讲书》:“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③上升。《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④登;上。《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náo)升木。”(猱:猴类。)⑤谷物登场,即成熟。《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

升腾:

飞腾,上升。《后汉书·左雄传》:“踊跃~~,超等逾匹。”

腾:

①传递。《淮南子·缪称》:“子产腾辞,狱祭而无邪。”屈原《离骚》:“腾众车使径待。”②奔驰。《后汉书·光武帝纪》:“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③跳跃。《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④骑;乘。《楚辞 · 九叹·愍命》:“腾驴骡以驰逐。”⑤上升;上涨。《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⑥挪移;使空。王建《贫居》:“蠹生腾药箧。”⑦超过。屈原《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