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诗句出处:《晚憩田家》;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作品。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晚憩田家》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作品。

【注释】:

旅:

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以五百人为旅。《孙子·谋攻》:“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旅:指降服全旅。破旅:指击溃敌旅。)又泛指军队。《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②众;众多。《说苑·辨物》:“不群居,不旅行。”③共同;一齐。《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④旅行;寄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羁旅之臣。”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樯:桅杆。楫:桨。)⑤陈列;排列。《仪礼·燕礼》:“宾以旅酬于西阶上。”⑥祭祀。《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

旅行:

结伴而行。苏轼《凌虚台记》:“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于墙外而见其髻也。”

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悲:

①哀痛;悲伤。《礼记· 问丧》:“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韩非子·和氏献璧》:“子奚哭之悲也?”(奚:为何。)②同情;怜悯。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戚:悲哀。)③眷恋。《汉书·高祖纪下》:“游子悲故乡。”

泛:

①泛滥,大水漫溢。《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②漂浮;浮游。许浑《南亭偶题》:“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③肤浅;不深入。叶适《始议一》:“不可以泛辞举,不可以偏说定。”④浮现;透出。陈羽《送友人及第归江东》:“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李孝光《环碧斋》:“水泛空青入座来。”⑤广泛;普遍。萧统《〈文选〉序》:“历观文囿,泛览辞林。”⑥弹奏(琴瑟)。吕温《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

梗:

①植物的直茎或直枝。唐·李贺《咏怀二首》之一:“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②挺直。《儿女英雄传》:“梗着个脖子,如飞而去。”③强硬;刚强。屈原《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④阻塞;妨碍。杜甫《春归》:“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⑤树名,即山榆。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

离:

(一)①离开;离别。《吕氏春秋·诬徒》:“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衰:疏落。)②背离;违背。《隋书·杨素传》:“民怨神怒,众叛亲离。”《商君书·画策》:“失法离令。”③离间;叛离。《史记· 李斯列传》:“(秦王)阴遣谋士赍(j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赍:携带。)《孙子·计》:“亲而离之。”④经历。《史记·苏秦列传》:“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⑤八卦之一。代表火。⑥通“罹”。遭受;遭遇。《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鸿:野鸭。)⑦分析。《礼记·学纪》:“一年视离经辨志。” (二)lǐ[离跂]用力的样子。《庄子·在宥》:“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 (三)lì 通“丽”。依附。《汉书·扬雄传下》:“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者,或起家至二千石。”

赠:

①赠送;送给。《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子:你。)②驱除;送走。《周礼·春官·占梦》:“以赠恶梦。”③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折:

(一)①折断。《韩非子· 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奔跑。)②弯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死。《韩诗外传》卷三:“无瘖、聋、跛、眇、尪蹇、侏儒、折短。”④挫折;损失。《史记·淮阴侯列传》:“折北不救。”(北:失败。)⑤驳斥;使对方屈服。刘禹锡《天论》:“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天说,指柳宗元《天说》。韩退之:韩愈。)⑥指责。《三国志·魏书·傅嘏传》:“季布面折其短。”(季节:人名。) (二)shé [折阅]亏损。《荀子·修身》:“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良贾:有本事的商人。市:做买卖。)

疏:

①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②清除。仲长统《昌言》:“疏濯胸臆,澡雪腹心。”③分给;分散。《淮南子·道应》:“襄子疏队而击之。”④分赐;给予。《盐铁论·毁学》:“疏爵分禄以褒贤。”⑤稀,与“密”相对。《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⑥疏远。《汉书·元帝纪》:“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⑦远亲。亦泛指关系疏远的人。《管子·形势》:“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⑧粗略;疏忽;不周密;不细密。《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⑨粗糙。《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丧,齐(zī)疏之服。”(齐:缝边。)⑩指粗食。《诗经·大雅·召旻》:“彼疏,斯粺。”(11)分条陈述。《汉书·苏武传》:“数疏光过失予燕王。”(光:人名。)(12)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汉书·董仲舒传》:“数上疏谏争。”(13)注释的一种,对古书的前人注释加以引申和说明。《隋书·经籍志》:“《庄子义疏》八卷。”

麻:

①大麻。五谷之一。《诗经·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又为麻类植物的总称。《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指麻的茎皮纤维。《诗经·陈风》:“不绩其麻,市也婆娑。”③用麻布做的丧服。《礼记·杂记下》:“麻不加于采。”④唐宋时,诏书以黄、白麻纸书写,故称诏书为麻。唐庚《内前行》:“文德殿下宣麻回。”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