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诗句出处:《失群雁》;是唐朝诗人卢照邻的作品。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欲随石燕沉湘水,
试逐铜乌绕帝台。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虞人负缴来相及,
齐客虚弓忽见伤。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惆怅惊思悲未已,
裴回自怜中罔极。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金龟全写中牟印,
玉鹄当变莱芜釜。愿君弄影凤凰池,时忆笼中摧折羽。《诗》第三部·15·

《失群雁》唐朝诗人卢照邻的作品。

【注释】:

唯:

(一)①独;只;仅。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②用于句首,表希望。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③用在句首,无实义。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唯治平四年七月某日。” (二)wěi 应答的声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

庄:

①庄重;严肃。《管子·形势》:“动作庄,衣冠正。”《荀子·乐论》:“而容貌得庄焉。”(得:能够。)②四通八达的道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③村庄。张籍《祭退之》:“养疾城南庄。”杜甫《怀锦水居止》:“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周:

①周遍;遍及。《国语·齐语》:“服牛轺马,以周四方。”(轺:轻便马车。一说“驾”。)《史记·秦始皇本纪》:“亲巡天下,周览远方。”②周密。《孙子·谋攻》:“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③合。《韩非子·五蠹》:“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④完备;周全。《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主壹也。”(壹:专一。)⑤周济;救济。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周人之急。”⑥周围;圆圈。杨炯《浑天赋》:“周三径一,远近乖于辰极。”(周三径一:圆周与直径之比。辰极:北极星。)⑦环绕;循环。《汉书·礼乐志》:“周而复始。”⑧指一定循环的时段。古指一年。《宋书·谢灵运传》:“在郡一周,称疾去职。”(称疾:推说有病。)⑨朝代名。1.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灭纣建立的王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至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2.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建立的王朝。史称北周(公元557—581年)。3. 唐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止于中宗复位(公元690—705年)。4.五代时郭威代后汉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公元951—960年)。[周旋]1.运转。《国语·越语下》:“蚤晏无失,以顺天道,周旋无究。”(蚤:通“早”。无究:无穷。)2. 盘绕。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山环水绕天台洞,势周旋,形曲折。”3. 交往应酬。曹操《与荀彧伤郭嘉书》:“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lí)之。”(奉孝:郭嘉字。罹:遭受。)4.与敌人较量。苏轼《和子由苦寒见寄》:“何时逐汝去? 与虏试周旋?”(逐:随。虏:对敌人的蔑称。)

解:

(一)①分解牛或其他动物的肢体。《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②分开;破裂。《史记·秦始皇本纪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③解围;撤围。《史记·魏公子列传》:“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④消融。《吕氏春秋·孟春纪》:“东风解冻。”(东风:春风。)袁宏道《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引申为消散。《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少:稍稍。)⑤调解;和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⑥解除。《战国策·燕策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⑦解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理解;懂得。《论衡·问孔》:“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⑨分割。《国语·鲁语上》:“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⑩能够;会。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罗隐《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二)jiè 押送财物或犯人。《晋书·乐广传》:“广即便解遣。” (三)xiè ① 明白;懂得。②通“懈”。懈怠;松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③解池。湖名,在山西省。

爱:

①亲爱;喜欢;喜爱。《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②心爱之物。《聊斋志异·石清虚》:“叟乃曰:‘石果君家者耶,仆家者耶?’答曰:‘诚属君家,但求割爱耳。’”③男女间有情有爱。苏武《留别妻》:“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移。”④爱惜;怜惜;爱护。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⑤吝啬;贪恋。《老子》:“甚爱必大费。”⑥对别人女儿的尊称。裴同良《清和郡夫人张氏墓志》:“夫人张氏,府君贾秀曾孙,游击休利之爱。”(府君:古称太守或对一般人的尊称。游击:武官名。)⑦通“薆”。隐蔽。《礼记·礼运》:“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

鸣:

①[动]鸟叫。吴均《与朱元思书》:“好鸟相~,嘤嘤成韵。”②[动]泛指兽、虫等叫。《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食野之苹。”③[动]物体发出声音。《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④[动]表达,抒发己见。韩愈《送孟东野序》:“庄周以其荒唐之言~。”⑤[动]闻名。侯方域《马伶传》:“梨园以技~者,无虑数十辈。”

复:

①返回;回归。《左传·宣公二年》:“宣子未出山而复。”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②恢复。《吕氏春秋·慎大》:“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③报复。《孟子·滕文公下》:“为匹夫匹妇复仇也。”④回报;回复。《孟子·梁惠王上》:“有复于王者曰。”⑤副词。再;又。曹植《送应氏》:“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⑥免除赋税徭役。《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裁什一之税,复三日之役。”

复道:

架于高楼间的通道。杜牧《阿房宫赋》:“~~行空,不霁何虹? ”

道:

(一)①道路。《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径。《左传·昭公十三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会:约会。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④方法;途径。《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⑤技艺。《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⑥宇宙万物的本原。《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⑦规律;道理。《荀子·天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循:遵照。贰:不专一。)⑧政治主张或思想学说。《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义。徐阶《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沦:沦亡。替:衰落。谀:阿谀,奉承。)(11)道家。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术。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子若学道,即有仙分。”(13)行政区划名。1.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 清代和民国初年曾在省以下设若干分守道。(14)说;讲述。《盐铁论·遵道》:“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15)量词。用于命令、题目等。《新唐书·选举志》:“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二)dǎo ①同“導”。1.疏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决:河流决口。克:能。)2. 引导。《汉书·张骞传》:“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政:政令。齐:整顿。免:免于犯罪。)③介词。从;由。《汉书·淮南王安传》:“诸使者道长安来,为妄妖言。”

郊:

①城周围的地区。《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郊。”《国语·周语下》:“晋侯郊迎。”②城外;野外。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袁宏道《满井游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③祭祀名。天子每年冬至祭天于南郊。《礼记·祭义》:“郊之祭也,丧者不敢哭。”《史记·文帝本纪》:“朕(zhèn)亲郊祀上帝诸神。”[郊社]冬至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祭地于北郊称社。《尚书·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修:整治。享:祭祀。)

重:

(一)①厚。《周易·系辞上》:“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②重量。《汉书·食货志下》:“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径:直径。铢:二十四铢为一两。)③分量大;程度深。与“轻”相对。《战国策·齐策四》:“千金,重币也。”④重要;贵重。《论语·泰伯》:“任重而道远。”⑤重视;敬重。《韩诗外传》卷一:“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禄:做官的俸禄。)贾谊《过秦论上》:“尊贤重士。”⑥加上;加重。白居易《长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⑦庄重。《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⑧慎重。《六韬·论将》:“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二)chóng ①重叠;重复。程垓《摸鱼儿》:“重门深锁,犹有夜深月。”②量词。层。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副词。1. 重新;再次。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2. 加上,表示更进一层。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纷:多的样子。脩能:修饰的美态。脩,同修。)

奇:

(一)①奇异的;罕见的;不寻常的。《老子》:“人多技巧,奇物滋起。”②美妙。陶潜《移居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③美好的景色。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④出人意料,变幻莫测。《老子》第五十七章:“以奇用兵。”⑤特指奇才。《三国志·吴书·贾诩传》:“诩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有(张)良(陈)平之奇。”⑥指怪异。《史记·封禅书》:“(少翁)乃为帛书以饭牛,详(yáng)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详:通“佯”。假装。)⑦赞赏;称奇。王安石《赠陈君景初》:“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⑧副词。非常;极。《世说新语·贤媛》:“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阮卫尉:阮共。德如:阮侃。) (二)jī ①单数;与“偶”相对。《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文宗)始复旧制,每奇日未尝不视朝。”②零数。《汉书·食货志》:“(货布)首长八分有奇。”③命运不好。《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

色:

①脸色;表情;神色。《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②怒色。《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③姿色;美色。多用于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寡人好色。”④情欲。《孟子· 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⑤颜色;色彩。《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⑥景象;景色。《庄子·盗跖》:“车马有行色。”⑦种类;品类。《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树下端然坐睡,不知是何色类?”⑧佛教用语。指人能感知的一切外物,与“空”相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陈子昂《感遇》之八:“空色皆寂灭,缘业亦何名。”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