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诗句出处:《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炊稻视爨鼎,脍鲜闻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斯道难为偕,沉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ū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
入门守拘絷,凄戚增郁陶。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
中兴遂群物,裂壤分鞬櫜。岷凶既云捕,吴虏亦已鏖。
捍御盛方虎,谟明富伊咎。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安得奉皇灵,在宥解天弢。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卜室有鄠杜,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螟蛑愿亲燎,荼堇甘自薅。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及骭足为温,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弋林驱雀鷃,渔泽从鳅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方托麋鹿群,敢同骐骥槽。
处贱无溷浊,固穷匪淫慆。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
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代鼛。目眩绝浑浑,耳喧息嘈嘈。
兹焉毕余命,富贵非吾曹。长沙哀纠纆,汉阴嗤桔槔。
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海雾多蓊郁,越风饶腥臊。
宁唯迫魑魅,所惧齐焄藨。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注释】:

神:

①天神。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②鬼神。《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见:现。)③指人死后的魂灵。《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谓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态。《世说新语·简傲》:“(王恬)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⑦形象;肖像。蒋骥《传神秘要》:“传神最大者,令彼隔几而坐,可远三四尺许,若小照,可远五六尺,愈小愈宜远。”⑧神韵。指文艺作品在境界上所表达出的情趣韵致。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蔑:无;没有。)

神明:

①神妙,卓异。《易·系辞》:“以通~~之德,以类万物之情。②神祗,神灵。《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而生蓍。”③精神,智慧。《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自得,圣心备焉。”

明:

①明亮;光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②照亮。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尚足以明也。”③明显;明白。《战国策·齐策一》:“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④公开。《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明谓左右。”又显露。柳宗元《小石潭记》:“明灭可见。”⑤说明;表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贤明;英明。诸葛亮《前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⑦聪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放弃。)⑧视力;眼力。又视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张煌言《拟古》之二:“晦明本如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毂:车轮的中心。)⑩旧指阳世间。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一首》:“人神幽明绝。”(幽:指阴间。绝:指时乱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胜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于公元1368年,1661年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古乐府《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摆设明器,好生齐整。”(大人家:大户人家。)

固:

①险要、稳固的地方。《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负固不服则侵之。”(负:恃。侵:指兵临其境加以威慑。)又使坚固。《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②巩固;牢固。《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又使牢固。黄宗羲《原君》:“摄缄縢(téng),固扃鐍(jué),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摄:收紧。縢:绳索。扃:门闩、门环等。鐍:锁钥。)③稳固;安定。《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卒有离心,士无固色。”(色:神色。)④坚持;安守。《荀子·强国》:“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⑤坚硬;凝聚。《吕氏春秋 ·首时》:“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古农官名。)⑥固执;顽固。《列子 ·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通。)⑦鄙陋;浅薄。《战国策·楚策四》:“明愿有问君而恐固。”⑧副词。1.表示反复多次,相当于“一再”。《史记·留侯世家》:“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良:留侯张良。要:同“邀”。)2. 表示本来如此。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3.表示承认某种事物。相当于“固然”。马中锡《中山狼传》:“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⑨通“故”。旧。《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经:作为典范的书。)⑩必定;一定。《史记·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1)所以。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势也。”

浩:

①水势广阔或盛大。枚乘《七发》:“浩㲿(wǎng)漾兮,慌旷旷兮。”(㲿漾:即汪洋,水宽无边。 慌:慌忽。)曹植《赠白马王彪》:“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②广大;盛大。《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③富余;众多。刘埙《隐居通义·诗歌二》:“今人读杜诗,见汪洋浩博,茫无津涯。”(杜:杜甫。津涯:边岸。)《东京梦华录·民俗》:“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浩浩]1. 水势大。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涯际。”(汤汤:大水急流。)2. 广大的样子。刘沧《春日旅游》:“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3. 旷远的样子。古诗《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浩荡]1.水势壮阔的样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青冥:天空。金银台:金银筑成的宫阙,指神仙所居的地方。)2.放荡自恣的样子。《楚辞·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指楚怀王。)

浩浩:

①水势盛大的样子。《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滔天。”②广阔辽远的样子。苏轼《赤壁赋》:“~~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浩:

①水势广阔或盛大。枚乘《七发》:“浩㲿(wǎng)漾兮,慌旷旷兮。”(㲿漾:即汪洋,水宽无边。 慌:慌忽。)曹植《赠白马王彪》:“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②广大;盛大。《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③富余;众多。刘埙《隐居通义·诗歌二》:“今人读杜诗,见汪洋浩博,茫无津涯。”(杜:杜甫。津涯:边岸。)《东京梦华录·民俗》:“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浩浩]1. 水势大。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涯际。”(汤汤:大水急流。)2. 广大的样子。刘沧《春日旅游》:“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3. 旷远的样子。古诗《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浩荡]1.水势壮阔的样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青冥:天空。金银台:金银筑成的宫阙,指神仙所居的地方。)2.放荡自恣的样子。《楚辞·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指楚怀王。)

众:

①众人;众人的。《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②众多;很多。《荀子·劝学》:“树成荫而众鸟息焉。”③一般的;普通。《史记·封禅书》:“鼎大异于众鼎。”

口:

①嘴。《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shì)焉。”(耆:同“嗜”,特别爱好。)《国语·晋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②人口。《商君书·垦令》:“则以其食口之数,贱而重使之。”(贱:赋字之误,收税。使;役使,即给予徭役。)③言论;谈话。《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④口才。《汉书·淮南王刘安传》:“王有女陵,慧,有口。”(陵:淮南王之女名。)⑤味口;口味。李渔《芙蕖》:“至其可人之口者。”⑥瓶口。欧阳修《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⑦进出的通道。《旧唐书·韩愈传》:“过海口,下恶水。”⑧寸口。中医切脉的部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右口气急。”(循:齐郎中令名。)⑨量词。《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口。”

徒:

①步行。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周易·贲》:“舍车而徒。”②步兵。《书·武成》:“前徒倒戈。”(前:前面。)③服劳役的犯人。《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④服徭役的百姓。《新唐书·阎立德传》:“领徒四万治京城。”⑤弟子;门徒。《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⑥同伙;同一类人。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⑦泛指某一类人(多指坏人)。白居易《紫藤》:“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⑧罪刑之一。即徒刑(使服劳役)。《新唐书·刑法志》:“用刑有五……三曰徒。”⑨空;一无所有。《尔雅 · 释训》:“暴虎,徒搏也。”⑩副词。1.徒然;白白地。《清稗类钞·冯婉贞》:“徒糜弹药,无益吾事。”陆机《文赋》:“言徒靡而弗华。”(靡:美。华:光彩。)2. 只;仅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嗷:

[嗷嗷]象声词。1.哀号声。杜甫《朱凤行》:“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2.人声嘈杂。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何嗷嗷,安知彼所观!”(良:确实。)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