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诗句出处:《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是唐朝诗人李适的作品。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
彩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
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勇余矜捷技,令肃无喧声。
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唐朝诗人李适的作品。
【注释】:
眷:
①回头看。《诗经·小雅·大东》:“眷言顾之,潸(shān)焉出涕。”(言:句中语气词。潸焉:流泪的样子。涕:眼泪。)②顾念;爱慕。鲍照《梦归乡》:“沙风暗空起,离心眷乡畿(jī)。”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③恩遇;恩宠。《旧唐书·裴延龄传》:“良以内顾庸昧,一无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诚直。”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④亲属。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眷属幸团圆。”此:
①代词。这;这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②这样;这般。庾信《哀江南赋》:“天何为而此醉。”③副词。乃;则。《后汉书·黄琼传》:“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戎:
①古代兵器的总称。《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②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莱驹为右。”③兵士。《左传·成公二年》:“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④军队;军务。潘岳《杨荆州诔》:“烈烈杨侯,实领禁戎。”(烈烈:显赫。禁戎:禁军。)韩愈《祭十二郎文》:“是年,吾佐戎徐州。”⑤战争;征伐。《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祭祀。)⑥大。《诗经·周颂·烈文》:“念兹戎功。”⑦我国古代称西部的少数民族。《史记·晋世家》:“任之政,使和戎,戎大亲附。”(政:政事。)旅:
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以五百人为旅。《孙子·谋攻》:“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旅:指降服全旅。破旅:指击溃敌旅。)又泛指军队。《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②众;众多。《说苑·辨物》:“不群居,不旅行。”③共同;一齐。《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④旅行;寄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羁旅之臣。”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樯:桅杆。楫:桨。)⑤陈列;排列。《仪礼·燕礼》:“宾以旅酬于西阶上。”⑥祭祀。《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节:
①竹节。《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理节,中直空虚。”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泛指木节或骨节。《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②季节;节气。《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淮南子·天文》:“十五日为一节。”《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③节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礼节。《周易·家人》:“象曰:妇人嘻嘻,失家节也。”《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⑤准则;法度。《礼记·曲礼上》:“礼不踰节。”⑥节操;气节。诸葛亮《出师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人物志·七缪》:“达有劳谦之称,穷有著明之节。”⑦节制。《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富民之要,在于节俭。”《汉书·晁错传》:“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也。”《管子·心术下》:“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杜甫《往在》:“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⑧符节。《左传·文公八年》:“司马握节以死。”《淮南子·道应》:“田鸠持节使秦。”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云中:郡名。)⑨一种用竹编成的打击乐器,用来调节乐曲的节拍。《列子·汤问》:“抚节悲歌。”(抚:击。)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也指节奏、节拍。屈原《九歌·东君》:“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蔡琰《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⑩高峻的样子《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11)量词。段。《淮南子·说林》:“一节见而百节知也。”载:
(一)①乘坐。《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②装载。《史记·酷吏列传》:“载以牛车。”③交通工具。《尚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四载:四种交通工具。刊:砍。)④开始。陶潜《停云》:“东园之树,枝条载荣。”(荣:茂盛。)⑤充满。《诗经·大雅·生民》:“厥声载路。”⑥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诗经 · 齐风·载驱》:“载驱薄薄。”(薄薄:马蹄声。)⑦副词。又;且。《诗经 · 鄘风·载驰》:“载驰载驱。”⑧做;施行。《左传·襄公三十年》:“淑慎尔止,无载尔伪。”⑨通“再”。二;第二。《吕氏春秋·顺民》:“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二)zǎi ①年。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旅食:寄食。)②记录。《左传·昭公十五年》:“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嘉:
①好;美好。《诗经·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指新婚。孔:很。旧:长久。)②吉庆;吉祥。《汉书·礼乐志》:“佻(zhào)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佻:通“肇”。始。弘:大。昌:昌盛。休:美。砰隐:形容声音宏大。溢:充满。)③赞美;嘉奖。《汉书·礼乐志》:“盖嘉其敬意而不及其财贿,美其欢心而不流其声音。”(财贿:财货。流:放纵。)《论语·子张》:“嘉善而矜不能。”④喜爱。《庄子·天道》:“苦死道,嘉孺子而哀妇人。”良:
①善良;贤良。《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tì)。”(弟:同“悌”。友爱。)《后汉书·左雄传》:“民所以安而无怨者,政平吏良也。”(平:安定。)②善良、贤良的人。张衡《思玄赋》:“尚前良之遗风兮。”(尚:崇尚。)③优良;精美。《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良工也。”④副词。1.的确;果然。《汉书·李寻传》:“良有不得已,可赐以财货,不可私以官位。”《史记·赵世家》:“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2. 甚;很。《汉书·冯唐传》:“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悦。”[良人]1.妇女称丈夫。《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2.善良的人。韩愈《原毁》:“是足为良人矣。”(是:这就。)3.有才能的人。《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士:
①从事某种活动的男子。《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刲:割。)②特指未婚的青年男子。《诗经·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③古代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贵族的最下一等。《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④智者;贤者。后泛指读书人,知识阶层。《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士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yù)货曰商。”(鬻:卖。)⑤古代的法官;狱官。《孟子·告子下》:“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管夷吾:管仲。孙叔敖:春秋时楚令尹。海:指隐居海滨。)⑥对人的美称。古乐府《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⑦古军制,在车上者称士,也称“甲士”。与“步卒”相对。屈原《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⑧通“事”。职事;从事。《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⑨通“仕”。做官。《论衡·刺孟》:“有士于此,而子悦之。”⑩通“恃”。依靠;凭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诚:
①真诚;真心;不虚伪。《礼记·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列子·汤问》:“帝感其诚。”②真实。《礼记·乐记》:“著诚去伪。”③副词。实在;的确。《史记·季布列传》:“贤者诚重其死。”④连词。如果。《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