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诗句出处:《渔歌子》;是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
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
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
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
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
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
惊起一行沙鹭。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
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
不议人间醒醉。
《渔歌子》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
【注释】:
为:
(一)①做。《诗经·周颂·丰年》:“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烝:进献。畀:给予。)《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爱。)②制作;创作。《礼记·曲礼下》:“为宫室,不斩于丘木。”(丘木:墓地的树。)《汉书·枚乘传》:“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迟:慢。)③治理。《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偷:怠惰;忽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④行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尝:曾经。)⑤充当。《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⑥当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⑦变为;成为。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认为。《孟子·公孙丑上》:“而子为我愿之乎?”(子:你。)⑨是。《左传·宣公三年》:“余为伯儵,余而祖也。”⑩介词。1. 表被动。被。《三国志 · 吴书· 吕蒙传》:“为张辽等所袭。”2.表对象。对;向。《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11)连词。如果。《战国策·秦策四》:“秦为知之,必不救也。”(12)语气词。1. 与“何”相配,表疑问语气。《论语·季氏》:“何以伐为?”(伐:进攻。)2. 多用于句未,表示反问语气。《汉书·外戚传下·赵皇后》:“今故告之,反怒为!”(故:故意。) (二)wèi ①帮助。《诗经·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为。”②介词。1. 表对象。替。《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 表目的。为了。《孔雀东南飞》:“慎勿为妇死。”③通“伪”。假装。《礼记·檀弓下》:“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乡:
(一)①行政区划名。1.古代乡的建制,大小不一。周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汉代十亭为乡。《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乡。”(州:二千五百家为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大率:大概。)2.唐、宋以来为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宋史·袁燮传》:“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保:十家为保,五十家为大保。)②城镇以外的地方,指农村。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③家乡,指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贺知章《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④地方;地区。曹邺《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孤飞入齐乡。”(齐:州名。)⑤境界。许浑《与裴三十秀才自越西归望亭阻冻登虎丘山寺精舍》:“酒乡逢客病,诗境遇僧闲。” ⑥通“享(xiǎng)”、“飨(饗)”。享受。《汉书·文帝纪》:“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yù)焉。”(夫:句首助词。专: 独。与: 参与。) ⑦通“响(xiǎng)”。回声。《汉书 · 天文志》:“犹景之象形,乡之应声。” (二)xiàng ①窗户。《仪礼·土虞礼》:“启牖乡如初。”(牖yǒu:窗户。)②同“向”。朝着;面向。《荀子·大略》:“父南乡而立。”《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果北乡自刭。”(自刭:自杀。)又方位;方向。《荀子·赋篇》:“天地易位,四时易乡。”《韩非子·内储说上》:“夫矢来有纯乡。”③同“向”。趋向;向往。《墨子·耕桩》:“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矣。”(倍:通“背”。违背。)《荀子·大略》:“天下乡善矣。”④接近;将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乡晨,傅绔袜。”(傅:通“附”,着,穿。绔:套裤。)⑤同“向”。从前。《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荀子·儒效》:“乡有天下,今无天下。”⑥刚才。《论语·颜渊》:“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知:智。)《史记·高祖本纪》:“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⑦同“向”。表示事后的假设,可译为“假如”、“如果”。《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乡使秦缓其开罚,薄赋敛……则世世必安矣。”《汉书·五行志下》:“乡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国其良绝矣。”蓬:
①蓬草。也叫“飞蓬”。《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散乱;蓬松。《晋书 ·王徽之传》:“蓬首散带。”③蓬莱山的简称。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得道之士)弃神州而宅蓬瀛。”(瀛:瀛洲。相传为海上仙境。)[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指简陋的房屋。《史记·游侠列传》:“终身空室蓬户。”作:
①起;起立。《论语·先进》:“舍瑟而作。”②兴起;产生。《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一:统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职》:“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孙丑上》:“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③始。《尚书· 禹贡》:“莱夷作牧。”(莱夷:地名。牧:放牧。)④劳作;工作。《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⑤创作;写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惧,作《春秋》。”《吕氏春秋·勿躬》:“容成作历。”(容成:传说中黄帝臣,历法的创造者。)王充《论衡·定贤》:“譬犹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词,指作品。萧统《文选序》:“则有‘凭虚’、‘亡是’之作。”⑦事务。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事:从事。)⑧担当;充任。《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而:假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槐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⑨当成;算做。罗公升《溪上》:“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一发:一根头发。)又成为。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⑩通“诅”。诅咒。《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侯:语气词。)(11)通“诈”。欺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作色]脸上变色。指神情严肃起来或发怒。《礼记·哀公问》:“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舍:
(一)①客舍;旅舍。《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②泛指供人居住的房舍。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③住宿;居住。《庄子· 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④止息;休息。《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⑤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吕氏春秋·博志》:“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⑥谦辞。1. 称自己的家。《儒林外史》第四回:“贱姓严,舍下就在咫(zhǐ)尺。”(咫尺:喻距离近。)2.称比自己辈分低的亲属。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之一:“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平阴:地名。)⑦通“赦”。赦免。《汉书·朱博传》:“《春秋》之义,奸以事君,常刑不舍。” (二)shě 放弃;放下。后作“捨”。今简化为“舍”。《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羹:
带浓汁的肉汤或蔬菜。《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饭:
①吃饭。《论语·述而》:“饭蔬食,饮水。”②给……吃;喂。《史记·淮阴侯列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③把米放在死人口中。《礼记·檀弓上》:“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④做熟的谷类食物。《墨子·备城门》:“为卒干饭,人二斗,以备阴雨。”常:
①恒久不变的;固定的。《孙子·虚实》:“四时无常位。”(四时:四季。)《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惯例。《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时。《晋书·何曾传》:“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经:治理。)⑦副词。经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⑧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⑨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tǎng)见(xiàn),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偶然。)餐:
①吃;吃饭。李白《北上行》:“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零露:露水。)②饭食。《韩非子·十过》:“充之以餐。”(充:充满。)③量词。用于饭食的顿数。《庄子·逍遥游》:“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也:
①语气词。用在句末。1. 表示判断或肯定。《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2.表示疑问或反问。《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②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颜回。)③副词。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