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诗句出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是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
【注释】:
股:
①大腿。《战国策·燕策》:“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②古代算学名词,指不等腰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周髀算经》卷上:“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勾也。”③事物的一部分;事物的分支。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盒)一扇。”[股肱]喻辅佐之臣。《尚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肱:
[名]臂,胳臂。《论语·述而》:“曲~而枕之。”良:
①善良;贤良。《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tì)。”(弟:同“悌”。友爱。)《后汉书·左雄传》:“民所以安而无怨者,政平吏良也。”(平:安定。)②善良、贤良的人。张衡《思玄赋》:“尚前良之遗风兮。”(尚:崇尚。)③优良;精美。《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良工也。”④副词。1.的确;果然。《汉书·李寻传》:“良有不得已,可赐以财货,不可私以官位。”《史记·赵世家》:“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2. 甚;很。《汉书·冯唐传》:“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悦。”[良人]1.妇女称丈夫。《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2.善良的人。韩愈《原毁》:“是足为良人矣。”(是:这就。)3.有才能的人。《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足:
(一)①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fú)林雍,断其足。”(苑子、林雍:均人名。刜:刀砍。)古乐府《木兰辞》:“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②器物的脚。《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③足够;充足。《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④满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突兀:高耸的样子。)⑤够得上;配;值得。《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 (二)jù ①过分。《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孔子名。)②补足。《列子·杨朱》:“[公孙穆]逃于后庭,以昼足夜。”(逃:躲避。)咏:
①声调抑扬顿挫地吟诵;歌唱。《国语·周语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道:表明。)②用诗歌来赞颂或叙述。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歌以咏志。”③诗歌。李白《春夜宴从弟从桃花园序》:“不有佳咏,何伸雅怀?”④歌颂。《晋书·乐志上》:“舞象德,歌咏功。”凤:
①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瑞之鸟。雄称凤,雌称凰。《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②比喻圣德之人。《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③借喻帝王。李商隐《梦令狐学士》:“凤诏裁成当直归。”化:
①变化;改变。《吕氏春秋·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引申为生长,化育。《周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②教化;感化。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改变人心风俗。《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成俗:形成风俗。)傅玄《晋鼙舞歌·大晋篇》:“化感海外,海外来宾。”(宾:归顺。)③习俗;风气。《晋书·刘波传》:“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汉书·叙传下》:“败俗伤化。”④造化,即大自然。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六:“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信:诚然。元:同“玄”,玄妙。并:并存。)也指自然之道,即自然规律。《素问·五常政大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⑤死的委婉说法。《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又特指僧、道死亡。⑥化除。《韩非子·五蠹》:“钻燧(suì)取火,以化腥臊。”(燧:古代取火的工具。)⑦融解。曾巩:“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可:
(一)①同意。《左传·隐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④能够;可以。《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⑤着实。《史记·田单列传》:“吾惧燕(yān)人掘吾城外冢墓,僇(lù)先人,可为寒心。”(僇:通“戮”。杀。此指戮尸。)⑥适合;适宜。张翰《杖赋》:“方圆适意,洪细可乎。”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种植部》:“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浑:简直。)⑧当着,对着。周邦彦《南柯子》:“晓来阶下按新声,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击,奏。一方:一块。)⑨副词。1.表示估计,相当于“大约”。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2.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3. 表示反诘,相当于“岂”“哪”。《史记·项羽本纪》:“骓不逝兮可奈何!”方干《山中言志》:“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潜夫:隐居的人。) (二)kè [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军中文告。)还:
(一)①返回;回到原地或恢复原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成公如楚,还,入于郑,郑伯将享之。”(郑伯:指郑文公。享:设宴招待。)《史记·项羽本纪》:“还军霸上。”②恢复。《魏书·显祖纪》:“诸非劳超迁者,亦各还初。”(劳:功劳。迁:晋升。)③交还;归还。《荀子·尧问》:“然而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贽而见者三十人。”也指交纳。杜甫《岁晏行》:“割慈忍爱还租庸。”(庸:抵偿劳役的布帛。)④顾;回头。潘岳《伤弱子辞》:“还眺兮坟瘗(yì),草莽莽兮木森森。”(瘗:埋葬物。)《史记·滑稽列传》:“疾步数还顾。”⑤偿还。江淹《恨赋》:“裂帛系书,誓还汉恩。”(系:绑。书:信。)⑥通“环”。环绕。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⑦《汉书·食货志上》:“还庐树桑。”(庐:房舍。) (二)xuán ①旋转。《国语·吴语》:“大夫种(zhǒng)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种:指越大夫文种。玩:玩弄。)②立即;迅速。《荀子·王霸》:“如是则舜禹还至,王业还起。”③轻盈快捷的样子。《诗经·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náo)之间兮。”(峱:古山名。) (三)hái 副词。①仍;尚。杜甫《泛江》诗:“乱离还奏乐,漂泊且听歌。”②再;又。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③更。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淳:
(一)①质朴;敦厚。《墨子·所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新论·风俗》:“风有厚薄,俗有淳浇。”(浇:刻薄。)②味道浓厚。《论衡·自然》:“淳酒味甘,饮之者醉不相知。”③精纯;纯净。王屮《头陀寺碑文》:“法师释昙珍,业行淳修,理怀渊远。”(释:加在僧尼名字前以示身分。)《梦溪笔谈·杂志一》:“颜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颜:色。然:燃。)④成对。《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广车、軘车,淳十五乘。”⑤通“焞tūn”。光明。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淳曜六合,皇庆攸兴。”(六合:指天地四方。)杨炯《庭菊赋》:“含天地之精气,吸日月之淳光。”(二)zhūn浇灌。《周礼· 考工记· 钟氏》:“钟氏染羽……淳而渍(zì)之。”(渍: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