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诗句出处:《感讽六首》;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
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舞影逐空天,画鼓馀清节。
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
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不惭金印重,踉跄腰鞬力。
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青门放弹去,马色连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装鞍上摇。
去去走犬归,来来坐烹羔。千金不了馔,狢肉称盘臊。
试问谁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腰衱珮珠断,灰蝶生阴松。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
《感讽六首》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
【注释】:
苦:
(一)①苦菜。《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首阳:山名。)②苦味。与“甘”、“甜”相对。《国语·晋语一》:“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大:太。)③辛苦;劳苦。《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佚名《衣铭》:“桑蚕苦,女工难。”④痛苦。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⑤苦于。佚名《忼慨歌》:“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⑥刻苦;勤学。白居易《与元九书》:“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盖:大概。)⑦甚;很。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gǔ 通“盬”。粗劣。《管子·小匡》:“辨其功苦。”(功:坚固。)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吹:
①合拢嘴唇用力出气。《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②吹奏。杜甫《遣兴》诗:“高楼夜吹笛。”③(气体)流动触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风飘飘而吹衣。”④吹嘘;夸口。《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够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酒犊:酒肉。递:交相。)⑤管乐。陶潜《述酒》诗:“王子爱清吹。”朔:
①农历每月初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庄子·逍遥游》:“朝(zhāo)菌不知晦朔。”(朝菌:虫名。晦:夏历每月最后一日。)②初;始。《礼记·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③北方。古乐府《木兰诗》:“朔气传金柝(tuò)。”(柝:打更用的梆子。)[朔方]1.北方。《尚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2.古地名。在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寒:
①冷。《礼记·月令》:“寒热不节,民多虐疾。”《吕氏春秋·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贫穷;贫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贵人家。)《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③害怕;畏惧。《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误入涧谷,狼奔鸱(chī)叫,竖毛寒心。”(鸱:猫头鹰。)惊:
①马受到突然刺激而受惊。《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庆氏之马善惊,士皆释甲束马。”(善:容易。束马:将马绊住以免惊跳奔逸。)②恐惧。《韩非子·说林下》:“人见蛇则惊骇。”③惊动;震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张说《岳州守岁》:“爆竹好惊眠。”④奇怪;惊异。陶潜《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⑤使吃惊。《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⑥气势大而猛。《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⑦通“警”。警戒。《墨子·号令》:“卒有惊事,中军疾击鼓者三。”秦:
①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各诸侯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②朝代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定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③陕西省的别称。古指今天陕西甘肃一带。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木:
①树木。《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②树叶。韩驹《念奴娇·月》:“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③木材;木料。《孟子·梁惠王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④用木料制成的。《三国志 · 蜀书·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⑤特指棺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⑥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⑦五行之一。⑧质朴;朴实。《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折:
(一)①折断。《韩非子· 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奔跑。)②弯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死。《韩诗外传》卷三:“无瘖、聋、跛、眇、尪蹇、侏儒、折短。”④挫折;损失。《史记·淮阴侯列传》:“折北不救。”(北:失败。)⑤驳斥;使对方屈服。刘禹锡《天论》:“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天说,指柳宗元《天说》。韩退之:韩愈。)⑥指责。《三国志·魏书·傅嘏传》:“季布面折其短。”(季节:人名。) (二)shé [折阅]亏损。《荀子·修身》:“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良贾:有本事的商人。市: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