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诗句出处:《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
【注释】:
舍:
(一)①客舍;旅舍。《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②泛指供人居住的房舍。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③住宿;居住。《庄子· 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④止息;休息。《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⑤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吕氏春秋·博志》:“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⑥谦辞。1. 称自己的家。《儒林外史》第四回:“贱姓严,舍下就在咫(zhǐ)尺。”(咫尺:喻距离近。)2.称比自己辈分低的亲属。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之一:“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平阴:地名。)⑦通“赦”。赦免。《汉书·朱博传》:“《春秋》之义,奸以事君,常刑不舍。” (二)shě 放弃;放下。后作“捨”。今简化为“舍”。《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舍弟:
对人自称其弟的谦词。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官崇高,宗兄此削发。”弟:
(一)①次序;等第。后作“第”。《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汉书·朱博传》:“以高弟入为长安令。”②同父母而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荀子·君子》:“杀其兄而臣其弟。”③指妹妹。《史记·陈丞相世家》:“樊哙(kuài),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xū)之夫,有亲且贵。”④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相当于“尽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重射:下很大的赌注打赌;射:打赌。)⑤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史记·吴王濞列传》:“今大王与吴西乡(xiàng),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乡:通“向”。)(二)tì同“悌”。弟弟顺从兄长。《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与:语气词。)官:
①官府;官署;办公的地方。《礼记·玉藻》:“在官不俟(sì)屦(jù),在外不俟车。”(俟:等候。屦:以麻葛制成的鞋。)柳宗元《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②政府的;公有的。《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③官职;官位。《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④官吏。《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论语·宪问》:“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⑤为官;做官。《晋书 · 王允之传》:“臣子尚少,不乐早官。”又使当官。曹操《论吏士行能令》:“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⑥感觉器官,指耳目口鼻心。《庄子·养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崇:
①山大而高。张衡《思玄赋》:“二女感于崇岳兮。”(岳:五岳。)泛指高。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chù)。”②崇高。《后汉书·朱穆传》:“世士诚躬师孔圣之崇则。”(诚:果真。躬师:亲身效法。则:法则。)③指地位崇高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师叔,楚之崇也。”(师叔:人名。)④尊崇;崇尚。《尚书·武成》:“崇德报功。”韩愈《进学解》:“登崇俊良。”⑤增加;助长。《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他。”⑥满;充实。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崇酒于觞。”⑦通“终”。终尽;终了。《荀子·赋篇》:“周流四海,曾不崇日。”《三国志·魏书·凉茂传》:“而将军乃欲称兵西向,则存亡之效,不崇朝而决,将军其勉之。”崇高:
高大,高深。《易·系辞》:“~~莫大乎富贵。”高:
①高。与“低”相对。《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重:重叠。)②指高度。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③高级;上等;优良。《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④岁数大。《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汉书·晁错传》:“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对策:对答写在简策上的考题。)⑥尊崇。《庄子· 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⑦高尚。《韩非子·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宗:
①宗庙;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②祖先;祖宗。《汉书 · 宣帝纪赞》:“功光祖宗,业垂后嗣。”③宗族。同祖称宗。《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④本;主旨。《老子》:“言有宗,事有君。”⑤尊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⑥被别人尊奉的事或人。班固《离骚序》:“其文宏博丽雅,为辞赋宗。”《新唐书·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⑦派别。《元史·释老列传序》:“惟所谓白云宗、白莲宗者,亦或颇通奸利。”宗兄:
①同宗的兄长。王维《留别山中温右上人兄并示舍弟缙》:“舍弟官崇高,~~此削发。”②庶子对年长于己的嫡子的敬称。《礼记·曾子问》:其辞于宾曰:“~~、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兄:
①兄长。《诗经·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据:依靠。)比喻先长出的禾苗。《吕氏春秋·辩土》:“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长:用如使动,使……生长。弟:比喻后长出的禾苗。)②对朋友的尊称。《南史·韦睿传》:“此事大,非兄不可。”③通“况”。1.更加。《墨子·非攻下》:“王兄自纵也。”(王:指商纣王。)2.连词,况且,表示递进关系。《管子·大匡》:“虽得天下,吾不生也,兄与我齐国之政乎?”此:
①代词。这;这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②这样;这般。庾信《哀江南赋》:“天何为而此醉。”③副词。乃;则。《后汉书·黄琼传》:“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削:
(一)①书刀,古时用来削除写在木简或竹简上错字的小刀。《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削,长尺,博寸。”(筑氏做书刀长一尺,宽一寸。博:宽。)②用刀削。《荀子·非相》:“皋陶(yáo摇)之状,色如削瓜。”(皋陶:人句。削瓜:削去皮的瓜。)③删削。《后汉书·皇后纪》:“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防参医药事。”(防:马防,人名。)④削减;削弱。《汉书·文三王传》:“削梁王五县。”《韩非子·十过》:“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恃:依靠。)⑤分割土地。《战国策·齐策一》:“夫齐削地而封田婴。”(田婴:人名。) (二)qiào(俏)。通“鞘”。刀剑套。《汉书·食货志》:“质氏以酒削而鼎食。”发:
①头发。《诗经·小雅·采绿》:“予发曲局。”(曲局:卷曲。)②古代长度单位。《新书·六术》:“十毫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