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诗句出处:《美女篇》;是唐朝诗人王琚的作品。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美女篇》唐朝诗人王琚的作品。
【注释】:
二:
①数词。一加一的和。《荀子·劝学》:“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②第二。聶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tiào)新谷。”(粜:卖粮食。)③不专一;不一致。魏徵《述怀》:“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诺:许诺。)《汉书·王陵传》:“毋以老妾故持二心。”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五:
①基数,五。《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②表序数第五。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队伍行列。后来写作“伍”。《吕氏春秋·必己》:“孟贲过于河,先其五。”④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闺:
①上圆下方的小门。《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趋:快走。)②内室。《新语·慎微》:“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夫:句首助词。)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特指女子住的内室,闺房。沈佺期《杂诗》:“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心:
①心脏。《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脏之主也。”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③挂怀;关心。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两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乎:于。)④中央;中心。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心腹]1.要害之处。《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2. 亲信的人。切:
(一)①用刀切开。《列子·汤问》:“用之切玉如切泥焉。”②磨。《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二)qiè ①摩擦;接触。王安石《汴说》:“肩相切,踵相籍。”(籍:践踏。)②贴近;接近。《荀子·劝学》:“《诗经》《尚书》故而不切。”(故:前代的掌故。不切:不切近现实。)③切合。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④诚恳;直率。《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直言,极切。”⑤深;深切。《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⑥急迫;殷切。辛弃疾《贺新郭·别茂嘉十二弟》:“杜鹃声切。”⑦指中医以手摸脉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意:人名。)⑧反切的简称。反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即取上一个字的声母与下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成一个音,来注某一个字的读音。褰:
①套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征褰与襦。”(征:求取。襦:短袄。)②撩起;揭起。《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③通“搴”。拔取。薛用弱《集异记·僧晏通》:“乃褰撷(xié)木叶草花,障蔽形体,随其顾盼,即成衣服。”(撷:摘。)帘:
酒店、茶馆用作标志的旗子。李白《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卷:
(一)把东西向里弯转或向外翻转。后作“捲”(今简化为“卷”)。古乐府《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漫:随便。)《淮南子·兵略》:“鼓不振尘,旗不解卷。” (二)quán ①弯曲;拳曲。《诗经·小雅·都人士》:“卷发如虿(chài)。”(发:头发。虿:蝎子。)《庄子·逍遥游》:“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②通“拳”。亲切的样子。《礼记·檀弓下》:“执女手之卷然。”(然:……的样子。) (三)juàn ①书籍或字画的卷轴。泛指书画、书籍。《论衡·商虫》:“书卷不舒有虫。”陶潜《与子俨等书》:“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南齐书·江泌传》:“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升屋:登上屋顶。)②量词。古代书籍、文书等以一个卷轴为一卷。古乐府《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书:军中文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幔:
①帐幕。《墨子·非攻》:“幔幕帷盖,三军用之。”②酒店的幌子。许浑《送人归吴兴》:“春桥悬酒幔。”迎:
①迎接。《战国策·赵策四》:“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②面对着;正对着。《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③迎击。李华《河南府参军厅壁记》:“如川决防,如竹迎刃。”④迎合。《新五代史·唐家人传第二》:“刘氏多智,善迎意承旨。”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②年;岁。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③生机;生命。欧阳修《奉使道中寄垣师》:“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威怒黄云愁。”(塞垣:指长城。溜:流水。)④指年轻女子的形态。崔珏(jué)《有赠》:“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谚云:‘蓬开先百草,戴了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⑦指酒。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春节:
春季;春天。《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未雨,百僚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节:
①竹节。《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理节,中直空虚。”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泛指木节或骨节。《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②季节;节气。《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淮南子·天文》:“十五日为一节。”《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③节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礼节。《周易·家人》:“象曰:妇人嘻嘻,失家节也。”《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⑤准则;法度。《礼记·曲礼上》:“礼不踰节。”⑥节操;气节。诸葛亮《出师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人物志·七缪》:“达有劳谦之称,穷有著明之节。”⑦节制。《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富民之要,在于节俭。”《汉书·晁错传》:“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也。”《管子·心术下》:“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杜甫《往在》:“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⑧符节。《左传·文公八年》:“司马握节以死。”《淮南子·道应》:“田鸠持节使秦。”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云中:郡名。)⑨一种用竹编成的打击乐器,用来调节乐曲的节拍。《列子·汤问》:“抚节悲歌。”(抚:击。)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也指节奏、节拍。屈原《九歌·东君》:“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蔡琰《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⑩高峻的样子《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11)量词。段。《淮南子·说林》:“一节见而百节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