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诗句出处:《百字令/念奴娇》;是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百字令/念奴娇》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
【注释】:
洛:
①水名。1. 洛河。在今陕西省。2. 古雒水。发源于今陕西省洛南县华山东麓,东流今河南省入黄河。②洛阳的简称。《晋书·陆机传》:“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社:
①土地神。《白虎通 ·社稷》:“社者,土地之神也。”②土地神的牌位。《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③祭祀土地神。《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④祭祀土地神之所。《左传·昭公十七年》:“代鼓于社。”⑤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所辖范围代有变更,有以二十家为社,或以纵横各六里为社。《管子·乘马》:“方六里,名之为社。”《元史·食货志一》:“县邑所属村疃,凡五十家立一社,择高年晓农事者一人为之长。”耆:
①年老。《庄子·寓言》:“以期年耆者。”②通“嗜(shì)”。嗜好。《孟子·告子上》:“耆秦人之炙。”[耆艾]1. 年老或老人。《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2.指师傅。《国语·周语上》:“瞽史教诲,耆艾修之。”(瞽史:乐官和太史。修:培养。)耆英:
年高优异的人。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尽缀于词林。”英:
①花。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②美好。《三国志·魏书·程昱传》:“刘备有英名。”③精华;文采;辞藻。韩愈《进学解》:“含英咀华。”④杰出的;超众的。《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⑤杰出的人物。《史记·淮阴侯列传》:“异姓并起,英俊乌集。”⑥通“瑛”。玉的光泽。张衡《四愁诗》之一:“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⑦古国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⑧皮衣上的装饰物。《诗经·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晏:鲜艳华美。)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窝:
①禽兽昆虫的巢穴。张仁溥《题龙窝洞》:“折花携酒看龙窝。”②藏匿。欧阳修《五保牒》:“盖缘盗贼必先乡村各有宿舍窝藏之处。”③凹陷的地方。侯真《阮郎归·为邢鲁仲小鬓赋》:“微窝生脸潮。”④量词。孙惔《长相思》:“云一窝,玉一梭。”真:
①古称仙人为真。《楚辞·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②本性;本质。《庄子·齐物论》:“无益损乎其真。”③真实;真诚。《汉书·宣帝纪》:“使真伪毋相乱。”④真书,即汉字楷书。⑤副词。的确;实在。杜甫《莫相疑行》:“牙齿欲落真可惜。”真率:
直率,直爽。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神清骨竦意~~,醉来为我挥健笔。”率:
(一)①一种长柄的捕鸟网。《说文》:“率,捕鸟毕也。”(毕:长柄网。)②罗致;聚敛。《孔丛子·居卫》:“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范仲淹《上执政书》:“暴加率敛。”③率领;带领。《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路:疲劳;羸弱。)④将帅;主帅。《左传·哀公十七年》:“率贱,民慢之。”(贱:指出身低下。慢:轻慢。)⑤循着;沿着。《诗经·小雅·沔水》:“率彼中陵。”⑥遵循;依从。《诗经·大雅·假乐》:“率由旧章。”洪亮吉《治平篇》:“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⑦表率;楷模。《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⑧直率;坦率。《庄子·山木》:“情莫若率。”《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为性率达”。⑨轻率;草率。《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尔:词尾。)《史通·烦省》:“将恐学者必诟其疏遗,尤其率略者矣。”(诟:指责;责备。)⑩大概;大抵。《礼记·祭义》:“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与?”(献茧:指献茧之礼。)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11)一概;一律。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录:任用。)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二)lǜ ①一定的标准。《孟子·尽心上》:“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羿yì:古代善射的人。彀gòu:开弓。)②按一定的标准计算。《汉书·高帝纪下》:“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著:
(一)①显露;显著。《商君书·错法》:“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治著:政绩昭著。)②称道。《后汉书·李恂陈禅等传论》:“任棠、姜岐,世著其清。”③写文章;写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不能道说,而善著书。”④登记;记载。《商君书·境内》:“生者著,死者削。”⑤土著。指定居不迁的人。《后汉书·李忠传》:“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 (二)zhuó 今作“着”。①附着。贾谊《论积贮疏》:“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本:指农业。)②穿;戴。蒲处厚《保生要录·论衣服》:“寒欲渐著,热欲渐脱。” (三)zhāo ①围棋下子。蒋正子《山房随笔》:“某有仆能棋,欲试数著不敢?”②计策;手段。 (四)zháo 遇到;受到。陆游《 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五)zhe 助词。①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②用在句末,表示祈使或一般告语。《水浒全传》第二十回:“老娘先打两个耳刮著。”真:
①古称仙人为真。《楚辞·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②本性;本质。《庄子·齐物论》:“无益损乎其真。”③真实;真诚。《汉书·宣帝纪》:“使真伪毋相乱。”④真书,即汉字楷书。⑤副词。的确;实在。杜甫《莫相疑行》:“牙齿欲落真可惜。”堪:
①承受得起。《左传·隐公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后汉书·朱俊传》:“副相国,非臣所堪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狭中:心地狭窄。)②可以;能够。《尚书·多方》:“惟尔多方,罔堪顾之。”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谁堪伯仲:伯仲,比喻不相上下。即谁能够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