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诗句出处:《虞美人》;是宋朝诗人韩淲的作品。
西湖十里孤山路。犹记荷花处。翠茎红蕊最关情。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而今老去丹青底。醉腻娇相倚。棹歌声缓采香归。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虞美人》宋朝诗人韩淲的作品。
【注释】:
如:
①顺从;依照。《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无不如志。”李朝威《柳毅传》:“毅如其言,遂至其宫。”②往;到……去。《汉书·燕王传》:“田生如长安,不见(刘)泽。”③似;像;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及;赶得上。《论语·公冶长》:“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当于“奈……何”,把……怎么样。《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汤问》:“其如土石何?”⑥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渴。”⑦连词。1. 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 相当于“和”。表示并列。《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当于“而”。表示转折。至于;却。《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相当于“或者”。表示选择。《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纵横六七十里。邦:诸侯封国。)⑧助词。形容词后缀,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梦:
①[名]睡眠中的幻想。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桃灯看剑,~回吹角连营。”②[动]做梦,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与海神战。”③[名]比喻幻想。《荀子·解蔽》:“不以~剧乱知。”如:
①顺从;依照。《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无不如志。”李朝威《柳毅传》:“毅如其言,遂至其宫。”②往;到……去。《汉书·燕王传》:“田生如长安,不见(刘)泽。”③似;像;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及;赶得上。《论语·公冶长》:“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当于“奈……何”,把……怎么样。《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汤问》:“其如土石何?”⑥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渴。”⑦连词。1. 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 相当于“和”。表示并列。《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当于“而”。表示转折。至于;却。《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相当于“或者”。表示选择。《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纵横六七十里。邦:诸侯封国。)⑧助词。形容词后缀,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酲:
酒醉后神志不清。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折酲。”《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魏源《观物吟十首》之五:“午夜宿酲犹未消。”新:
①刚有的或刚经验到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②没有用过的。黄滔《陈侍御新居》:“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③指新的人或事物。韩愈《送穷文》:“携朋挈俦,去故就新。”(携:带着。俦:伴侣。)④更新;使变新。《尚书·胤征》:“旧染污俗,咸与维新。”⑤指刚结婚时的(人或物)。⑥副词。相当于“刚”、“刚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新月:
初出的月牙。钱起《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赠别》:“暮禽先去马,~~待开扉。”月:
(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照:
①[动]照耀。《周易·恒》:“日月得天而能久~。”②[名]日光。杜甫《秋野》之四:“远崖秋沙白,连山晚~红。”③[动]看镜中的影子。《晋书·王戎传附王衍》:“在车中揽镜自~。”④[动]察看。《后汉书·冯勤传》:“忠臣孝子,览~前世,以为镜诫。”⑤[动]按照,依照(后起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人口,不论男妇。”涟:
(一)①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诗经· 魏风· 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檀:一种质坚的树。干:岸。猗:语气词。)又泛指水。欧阳修《采桑子》:“不觉船移,微动涟漪。”②水名。在今湖南省中部。[涟涟]泪水接连不断的样子。《诗经·卫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复关:重关,借指所望的人。)[涟洏(ér)]流泪的样子。王粲《赠蔡子笃》:“心中孔悼,涕泪涟洏。”(孔:甚,很。)[涟漪]水面细小的波纹。左思《吴都赋》:“剖巨蚌于回渊,濯明月于涟漪。”(二)lán 同“澜”。大浪。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蹜,吹涝则百川倒流。”(噏xī涟:吸。踧蹜cù sù:退缩。)元稹《天坛上境》:“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涟漪:
微波,细波。左思《吴都赋》:“剖巨蚌于回渊,濯明月于~~。”漪:
①水的波纹。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激水不漪,槁木无阴。”②岸边。《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日月昭昭乎寖(qīn)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寖:逐渐。期:约定。)[漪涟]又作“涟漪”。水面的波纹。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涉清弄漪涟。”(涉:涉水。清:清澈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