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诗句出处:《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
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神仙去华省,鸳鸯忆丹墀。
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
江山纷想象,云物动葳蕤。
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
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
相马如何恨,登龙返自疑。
风尘吏道迫,行迈旅心衰。
拙疾徒为尔,穷愁欲问谁?
秋风一片叶,朝镜数茎丝。
州县甘无取,丘园悔莫追。
琼瑶生箧笥,光景借茅茨。
他日青霄里,犹应访所知。[一作高适诗]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注释】:
多:
①数量大,与“少”相对。《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指得治国之道,即行仁政。寡:少。)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②胜过;超过。汤显祖《紫箫记·巧探》:“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相如:司马相如,汉辞赋家。王粲:汉魏间人,貌美多才。)③称赞;着重。《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以此名闻当世。”《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士亦以此多之。”④过分的;多余的。《庄子·渔父》:“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饬(chì)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饬:整顿。泰:太,过于,过分。)刘劭《人物志·体别》:“夫在多疑。”⑤增多。《荀子·天论》:“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⑥通“哆”,不正。《法言·吾子》:“中正则雅,多哇则郑。”(哇:淫邪的乐声。)⑦副词。表示限定。约相当于“只”、“仅仅”。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惭:
羞愧。《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高帝不怿(yì)而有惭色。”汲:
①从井里取水。泛指引水,打水。《周易·井》:“井渫(xiè)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渫:淘去污泥。为:使。)也泛指打水。《吕氏春秋·察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引荐;提拔。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张于湖》:“参问前儒,汲扬后学,词翰愈工。”③牵引;引导。罗隐《重送朗州张员外》:“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迹转穷。”《周礼·考工记·匠人》:“凡任,索约,大汲其版。”汲引:
①引荐,荐举。《汉书·楚元王传》:“昔孔子与颜渊子贡更相称誉,不为朋党;禹稷与皋陶传相~~,不为比周。”②开导,劝谕。沈约《为齐竟陵王发讲疏》:“立言垂训,以~~为方。”③引水。郭璞《江赋》:“并吞沅澧,~~沮漳。”引:
①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②伸长;延续。《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领:脖子。)③引导;率领。《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兵欲攻燕。”又《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④避开;退却。《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引而去。”⑤持取。《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婴引卮(zhī)酒进上。”(卮:酒器。上:指皇帝。)⑥引用;援引。诸葛亮《前出师表》:“引喻失义。”王充《论衡· 问孔》:“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距:反驳。)⑦乐曲。马融《长笛赋》:“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⑧文体之一。略同“序”。王勃《滕王阁序》:“恭疏短引。”(疏:陈述。)⑨引荐;推举。《后汉书 ·李膺传》:“故引用天下名士。”⑩量词。旧长度单位。十丈为一引。速:
①迅速;快。《左传·定公四年》:“子必速战,不然不免。”(免:指免于难。)②招请;邀请。张衡《南都赋》:“以速远朋。”《荀子·乐论》:“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介:传话的人。)③招致。《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荆卿:荆轲。)翻:
①鸟飞;翻飞。王维《辋川闲居》诗:“白鸟归山翻。”②翻动;反复翻转。元稹《竞渡》:“万里黄河翻。”③反转;倾覆。杜甫《白帝》:“白帝城下雨翻云。”④编写;谱写。刘禹锡《杨柳枝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⑤翻译。《旧唐书·姚崇传》:“今之佛经,罗什所译。姚兴执本与什对翻。”⑥副词。反而;反倒。岑参《衙郡守还》:“头白翻折腰,归家还自笑。”(折腰:指下拜。)愧:
羞惭。《诗经·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激:
(一)①阻遏水势;使之腾涌。《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引申为冲刷,冲击。《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②迅疾;猛烈。《史记·游侠列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李朝威《柳毅传》:“千雷万霆,激绕其身。”③激动;激励。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吕氏春秋·恃君》:“所以激君人者之行,而厉人主之节也。”引申为激动。柳宗元《贞符序》:“臣不胜奋激。”④声音高亢。左芬《万年公主诔》:“挽童齐唱,悲音激摧。”(挽童:引灵柩唱哀歌的少年。摧:悲痛。) (二)jiào 鲜明;明亮。《庄子·盗跖》:“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光明迭激,目不能视。”昂:
①抬起;抬高。魏学洢《核舟记》:“矫首昂视。”(矫:直着;挺直。)②高。柳宗元《乞巧文》:“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斗冒冲突。”③高涨。王充《论衡·变动》:“故谷价低昂,一贵一贱矣。”[昂昂]1.精神振奋。刘基《卖柑者言》:“昂昂乎庙堂之器也。”(庙堂:朝廷。)2.志向高远;气度不凡。屈原《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3.骄傲自负。苏轼《樵渔闲话录》卷下:“昂昂然擅威福。”迟:
(一)①徐行。《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中心:心中。违:不顺心。)②缓慢。贾谊《新书·大政》:“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庄子·养生主》:“吾见其难为,怵(chù)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怵然:恐惧的样子。)③晚。《金史·食货志》:“地寒,稼穑迟熟。”④犹豫。白居易《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⑤鲁钝。《三国志·吴书·孙奂传》:“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⑥长久。欧阳修《苏氏文集序》:“迟久而不相及。”[迟明]黎明;破晓。曹唐《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戴月早辞三秀馆,迟明初识九华峰。”[迟迟]1.缓慢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2.从容不迫的样子。《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3.迟疑不前的样子。范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歧路之间也。”[迟暮]1.暮年。比喻衰老。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徐缓。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飒沓:群飞的样子。)[迟日]1.日子久。《商君书·君臣》:“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2.春日。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二)zhì等待。《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思:思念。侧席:不正坐,以待贤者。异闻:新的学说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