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溪边,鸬鸶源畔,一蓑烟雨。”诗句出处:《水龙吟》;是宋朝诗人葛立方的作品。
九州雄杰溪山,遂安自古称佳处。云迷半岭,风号浅濑,轻舟斜渡。朱阁横飞,渔矶无恙,鸟啼林坞。吊高人陈迹,空瞻遗像,知英烈、垂千古。忆昔龙飞光武。怅当年、故人何许。羊裘自贵,龙章难换,不如归去。七里溪边,鸬鸶源畔,一蓑烟雨。叹如今宕子,翻将钓手遮日,向西秦路。
《水龙吟》宋朝诗人葛立方的作品。
【注释】:
七:
①数目字。六加一的和。②文体名,赋的一种。如汉·枚乘《七发》、汉·张衡《七辩》、三国·魏·曹植《七启》。③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从“头七”至“七七”,叫“做七”。《北史·胡国珍传》:“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④姓。【七夕】夏历七月初七晚,古神话牛郎织女此时相会于天河。唐·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尺】古制七尺相当于成人身高,因作成人身躯的代称。南朝·梁·沈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七庙】古代帝皇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作封建王朝的代称。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窍】七孔,指耳、目、鼻、口。《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七情】①儒家指喜、怒、哀、惧、爱、恶、欲。②佛家指喜、怒、忧、惧、爱、憎、欲。③中医学指喜、怒、忧、思、悲、恐、惊。里:
①古时乡村居民聚居的地方;村落。《孟子·尽心上》:“制其田里,教之树畜。”②故乡;家乡。江 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③古代的居民组织。其编制以二十五家或五十家或百家为一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④里巷;里弄。《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⑤长度单位。市制五百米为一里。李白《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边:
①侧畔;旁边。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②边缘。苏涣《毒蜂成一窠》诗:“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③边境。《盐铁论·利议》:“思念北边之未安。”④指边防。《宋书·裴松之传》:“裴松之廊庙之才,不宜久尸边务。”(廊庙:指朝廷。尸:主管。)⑤靠近;接壤。《史记·高祖本纪》:“齐边楚。”源:
①水源;源泉。《荀子·法行》:“涓涓源水,不雝不塞。”(涓涓:细流。雝:通“壅”。蔽塞。)②来源;本源。《韩非子· 主道》:“知万物之源。”③探索本源。孟郊《戏赠无本》之二:“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源流]1.事物的起源和发展。《荀子·富国》:“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2.比喻亲属;世系。刘大櫆《〈范氏家乘〉序》:“支属虽繁,源流虽远,而有急相周。”(支属:亲属,宗支。周:赒济。)[源源]连续不断的样子。《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见之:指舜见其异母弟象。)畔:
①田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xiǎn)矣。”(鲜:少。)②界限;疆界。《国语·周语上》:“修其疆畔。”③旁边;边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④通“叛”。1.违背。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今有翰林学士苏轼,章句腐儒,骤登清要,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论新法而毁时相,托吟咏而谤讪朝廷。”2. 叛变。《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蓑:
(一)①雨具,用草或棕毛制成,称蓑衣。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何:同“荷”。背或戴。)②用草覆盖。《公羊传·定公元年》:“仲几之罪何? 不蓑城也。” (二)suī [蓑蓑]下垂貌。白居易《庭松》:“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张衡《南都赋》:“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烟:
(一)①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状物。《国语 · 鲁语上》:“既其葬也,焚,烟彻于上。”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墟里上孤烟。”②泛指云气、雾霭等烟状之物。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③烟熏所积的灰。可制墨。简文帝《与湘东王书》:“烟墨不言,受其驱染。”晁贯之《墨经·松》:“墨取庐山松烟。”代指墨。庾肩吾《谢赉铜砚笔格启》:“烟磨青石。” (二)yīn [烟煴]1.古人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班固《东都赋》:“降烟煴,调元气。”2. 为阴阳二气和合的样子。张衡《思玄赋》:“天地烟煴,百卉含葩。”3.云烟弥漫的样子。江淹《别赋》:“袭青气之烟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