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已劝九霞觞,春意浓於酒。

“已劝九霞觞,春意浓於酒。”诗句出处:《真珠帘》;是宋朝诗人陈著的作品。

鱼轩富贵人间少。那堪更、有子雍容廊庙。衮绣当斑衣,转色难心小。手把乾坤重整顿,略□□、微生一笑。分晓。是慈闱心事,如今著到。帘幕早是寒生,又橙黄近也,菊花香了。已劝九霞觞,春意浓於酒。玉带金鱼欢舞处,更捷骑、红尘峡□。知否。这花添锦上,年年重九。

《真珠帘》宋朝诗人陈著的作品。

【注释】:

已:

①停止。《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②完毕。《战国策·齐策二》:“言未已,齐让又至。”(让:责备。)③罢免。《论语·公冶长》:“(子文)三已之,无愠(yùn)色。”(愠:怨恨。)④疾止;病除。柳宗元《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大风:麻风病。)⑤副词。1. 已经。《史记·蒙恬列传》:“扶苏已死。”2.随后;旋即。《史记·项羽本纪》:“废以为侯,已又杀之。”3. 太;过分。《诗经·小雅·巧言》:“昊(hào)天已威。”(昊天:天。)⑥通“以”。介词。和方位词“来”、“上”、“下”、“东”、“西”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的限制。《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自丞相雍已下皆谏。”⑦语气词。用法同“矣”。用于句末,表示确定语气。《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斯恶已:就显出丑恶了。)

劝:

①勉励;鼓励;奖励。《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晁错《论贵粟疏》:“三曰劝农耕。”②受鼓励。《韩非子·显学》:“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③进言鼓励;劝说;劝阻。《吕氏春秋·慎行》:“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④努力。《盐铁论·未通》:“故牧民之道,除其所疾,适其所安,安而不扰,使而不劳,是以百姓劝业而乐公赋。”(牧:统治。公赋:国家的赋税。)

九:

①数词。《淮南子·天文》:“三三如九。”②泛指多数。《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合:盟会。)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九霞:

九天的云霞,借指天庭。曹唐《小游仙》:“共爱初平住~~,焚香不出闭金华。”

霞:

①彩霞。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②色彩艳丽。孟郊《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霞衣相飘飘。”③通“遐”。遥远。《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营魄:魂魄。)

觞:

①盛酒的杯子。也泛指酒器。《左传·成公二年》:“奉觞加璧以进。”②饮酒。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敬酒;劝饮。《吕氏春秋· 达郁》:“管仲觞桓公。”

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②年;岁。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③生机;生命。欧阳修《奉使道中寄垣师》:“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威怒黄云愁。”(塞垣:指长城。溜:流水。)④指年轻女子的形态。崔珏(jué)《有赠》:“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谚云:‘蓬开先百草,戴了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⑦指酒。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意:

①心意;意图。《公羊传·隐公三年》:“此非先君之意也。”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蔡伦立意造纸。”又意思。刘勰《文心雕龙·镕裁》:“善删者字去而意留。”②怀疑。《列子 ·说符》:“人有亡铁(fū夫)者,意其邻之子。”(亡:丢失。铁:斧子。)③意料。《史记·项羽本纪》:“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者]想来大概是……。《庄子·天运》:“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想来天大概是运转而不会自己停止吧。)④通“抑”。表示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墨子·耕柱》:“子之义将匿耶? 意将以告人乎?”(匿:隐藏。)⑤yī(依)。通“噫”。叹词。《庄子·在宥》:“意! 甚矣战,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

於:

(一)①同“鸟”。《穆天子传》卷三:“虎豹为群,於鹊与处。”②叹词。表示赞叹。《尚书·尧典》:“佥日:‘於,鲧哉’!”[於菟(tú)]古代楚人对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偲,谓虎於菟。” (二)yú 同“于”。今以“于”为通行字。《论语·里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