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诗句出处:《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是唐朝诗人郑谷的作品。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
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
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
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唐朝诗人郑谷的作品。
【注释】:
奏:
①进;进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王充《论衡 ·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②臣子向帝王进言或上书。《史记·酷吏列传》:“(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晏:晚。)《史记·孝文本纪》:“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③显示出。《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④特指进刀;运刀。《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huò)然。”(騞然:刀割声。)⑤奏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⑥奏章。《后汉书·赵充国传》:“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会:碰上。进兵玺书:皇帝命令进兵的诏书。)歌:
①唱歌;歌唱。《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②歌曲;歌谣以及能唱的诗。许浑《夜泊永乐有怀》:“吴娃齐唱采莲歌。”③赞颂;歌咏。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备:
①齐备;齐全。《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给养。指衣食。)②防备;防御。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因说汉王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③预备;准备。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④设备;装备。《商君书·画策》:“黄鹄之飞,一举千里,有心飞之备也。”⑤措施;办法。《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常可:指永久适用的制度。因:根据。)⑥谦词。充任;充数。《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⑦副词。尽;皆。《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表:
①外衣;衣的表面。《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yùn)袍无表。”(卫:国名。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外;外面。跟“里”相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③外貌。《南史·王茂传》:“姿表瓌丽,须眉如画。”(瓌:同“瑰”。)④表示;表达。刘知几《史通·惑经》:“或援誓以表心。”(援:援引。)⑤标志;标准。《墨子·备城门》:“城上千步一表。”⑥表彰。韦应物《石鼓歌》:“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炜煌煌:指功业辉煌。)⑦古代奏章的一种。⑧指给皇帝上奏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自表后主。”⑨指上表推荐某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⑩表格。《史记·十二诸侯年表》。(11)中医用药物把患者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叫表。(12)古代测日影以定时刻的标杆。《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穰苴(ráng jū)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漏:计时器。贾:人名。)(13)表亲。父亲的姊妹所生的子女,母亲的兄弟姊妹所生的子女,都称表亲。《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姐妹。”敬:
①警戒。《诗经·大雅·常武》:“既敬既戒,惠此南国。”②严肃;慎重。《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淮南子·人间》:“圣人敬小慎微。”《大戴礼记·哀公问》:“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魏征《上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③尊敬;尊重。《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孝经·广要道章》:“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④敬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百:
①数词。十的十倍。《汉书·律历志上》:“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纪:记数。协:合。长:增多。)②指虚数,众多的。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神:
①天神。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②鬼神。《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见:现。)③指人死后的魂灵。《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谓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态。《世说新语·简傲》:“(王恬)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⑦形象;肖像。蒋骥《传神秘要》:“传神最大者,令彼隔几而坐,可远三四尺许,若小照,可远五六尺,愈小愈宜远。”⑧神韵。指文艺作品在境界上所表达出的情趣韵致。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蔑:无;没有。)柔:
①软;弱。与“刚”相对。《周易·说卦传》:“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苏轼《满庭芳》:“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柯:枝。)②温婉和顺。《管子·四时》:“柔风甘雨乃至。”③安抚;怀柔。《诗经·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