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坦以旷,万物罗以繁。”诗句出处:《竞渡》;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
吾观竞舟子,因测大竞源。天地昔将竞,蓬勃昼夜昏。
龙蛇相嗔薄,海岱俱崩奔。群动皆搅挠,化作流浑浑。
数极斗心息,太和蒸混元。一气忽为二,矗然画乾坤。
日月复照耀,春秋递寒温。八荒坦以旷,万物罗以繁。
圣人中间立,理世了不烦。延绵复几岁,逮及羲与轩。
炎皇炽如炭,蚩尤扇其燔。有熊竞心起,驱兽出林樊。
一战波委焰,再战火燎原。战讫天下定,号之为轩辕。
自是岂无竞,琐细不复言。其次有龙竞,竞渡龙之门。
龙门浚如泻,淙射不可援。赤鳞化时至,唐突鳍鬣掀。
乘风瞥然去,万里黄河翻。接瞬电烻出,微吟霹雳喧。
傍瞻旷宇宙,俯瞰卑昆仑。庶类咸在下,九霄行易扪。
倏辞蛙黾穴,遽排天帝阍。回悲曝鳃者,未免鲸鲵吞。
帝命泽诸夏,不弃虫与昆。随时布膏露,称物施厚恩。
草木沾我润,豚鱼望我蕃。向来同竞辈,岂料由我存。
壮哉龙竞渡,一竞身独尊。舍此皆蚁斗,竞舟何足论。
《竞渡》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
【注释】:
八荒:
八方荒远的地方。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之心。”荒:
①荒芜。《商君书·算地》:“胜敌而草不荒。”《韩非子·解老》:“狱讼繁则田荒,田荒则府仓虚。”②荒地;荒野。陶潜《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③荒年。《韩非子·六反》:“天饥岁荒。”④废弃;荒废。曹植《送应氏》:“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尚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⑤逸乐过度;放纵。白居易《杂兴三首》之一:“(楚王)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禽:田猎。)⑥僻远的地方。钟嵘《诗品·上品》:“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表:外。)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⑦遮蔽;覆盖。《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荒之。”[荒服]边远地区。《论衡·恢国》:“唐虞国界,吴为荒服。”坦:
①平直;宽广;宽阔。《庄子·秋水》:“明乎坦途,故生而不说(yuè),死而不祸。”(坦途:指死生为正常的平坦的道路。)②直率;坦白;真诚。《北史·李广传》:“坦率无私。”③敞;露。《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朝庭虑其交恶,命蔡靖代度。靖至,坦怀待之。”(交恶:彼此憎恨仇视。)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④女婿。李调元《答开归道唐芝田书》:“令坦本故友之子,翩翩不群。”⑤安详;安定。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⑥显豁;敞亮。《后汉书·儒林传·孔僖》:“坦如日月。”以:
①任用;使用。《楚辞·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缘故;原因。《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③认为。《战国策·齐策一》:“皆以美于徐公。”④介词。1. 表示使用的对象。用;拿。《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陷:戳穿。)2.表示动作的涉及对象。与;同。《仪礼·乡射礼》:“主人以宾三揖。”3. 表示动作的原因。因;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4.表示动作的方式和依凭。凭借……身份;按照。《论语·学而》:“使民以时。”(使:役使。)5.表示动作的时间。在;于。《吕氏春秋·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元日:吉日。)6. 表示动作的目的。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⑤连词。1.表示并列、相承等关系。相当于“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城高以厚,地广以深。”《国语·晋语四》:“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惠:通“慧”。聪明。)2. 表示目的。为了;以便。《战国策·东周策》:“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假道:借路。)⑥助词。用在往、来、上、下、内、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前,表示对方位、时间、数量的限制。《吕氏春秋 · 上农》:“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三官:指农工商三种职业。)⑦通“已”。1.已经。《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吾计以定。”2.停止。《孟子·梁惠王上》:“无以,则王乎?”旷:
①明朗;光明。《易林·明夷之恒》:“旷然大通,复更生活。”②空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袁枚《祭妹文》:“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特指宽阔之处。张说《岳州山城》:“东旷迎朝邑,西楼引夕阴。”③开朗;旷达。《后汉书· 窦融传》:“旷若发矇。”(发矇:使瞎子睁开眼。)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偕:一并。)④间隔。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伏枕旧游旷,笙簧劳梦思。”⑤荒废。《吕氏春秋·无义》:“以义动,则无圹事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川陕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长吏:县吏中的位尊者。)又耽搁。昭梿《啸亭杂录·佟襄毅伯》:“自公故后,日渐废弛,至有侍卫旷班,累日不至。”⑥空缺。黄宗羲《原君》:“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⑦无配偶的成年男女。《三国志· 魏书·杜畿传附杜恕》:“今者,外有伺隙之寇,内有贫旷之民。”⑧久远;遥远。《后汉书·朱雋传》:“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薛福成《合肥苏氏族谱·序》:“攀追先民于旷远之世,于实无征,于义无取。”万:
[万俟(qí)]复姓。万物:
所有的事物。《易·乾》:“大哉乾元,~~资始。”物:
①杂毛牛。《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②客观存在的物体。《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③特指物产。《晋书·顾荣传》:“故国安物阜,以义成俗。”(阜:丰富。)④与“我”相对的物和人;众人。《水经注·洛水》:“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之”。江淹《杂体诗·杂述》:“物我俱忘怀。”⑤指外界环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⑥辨识,察看。《周礼·地官·艸人》:“则物其地,图而授之。”[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南史·谢灵运传附谢几卿》:“二人意相得……不屑物议。”罗:
①捕鸟的网。《淮南子·兵略》:“飞鸟不动,不絓网罗。”②张网捕鸟。《新唐书·王世充传》:“罗取飞鸟。”③招致;网罗。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罗而致之幕下。”《汉书·王莽传》:“网罗天下异能之士。”④分布;排列。陈骙《文则》:“森罗辞翰,备括规摹。”(森:众多貌。括:包括。规摹:准则。)⑤质地细密而轻薄的丝织品。《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缛绣罗纨。”(缛:花纹繁多。纨:薄绸。)⑥遭遇;遭受。《论衡·辨祟》:“抵触县官,罗丽刑罚。”(丽:触犯。)《汉书·于定国传》:“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⑦过滤用的罗筛。《齐民要术》:“以罗漉去皮子。”⑧用罗筛过滤。《齐民要术》:“细罗曲末一斗。”⑨量词。十二打为一罗。以:
①任用;使用。《楚辞·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缘故;原因。《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③认为。《战国策·齐策一》:“皆以美于徐公。”④介词。1. 表示使用的对象。用;拿。《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陷:戳穿。)2.表示动作的涉及对象。与;同。《仪礼·乡射礼》:“主人以宾三揖。”3. 表示动作的原因。因;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4.表示动作的方式和依凭。凭借……身份;按照。《论语·学而》:“使民以时。”(使:役使。)5.表示动作的时间。在;于。《吕氏春秋·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元日:吉日。)6. 表示动作的目的。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⑤连词。1.表示并列、相承等关系。相当于“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城高以厚,地广以深。”《国语·晋语四》:“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惠:通“慧”。聪明。)2. 表示目的。为了;以便。《战国策·东周策》:“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假道:借路。)⑥助词。用在往、来、上、下、内、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前,表示对方位、时间、数量的限制。《吕氏春秋 · 上农》:“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三官:指农工商三种职业。)⑦通“已”。1.已经。《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吾计以定。”2.停止。《孟子·梁惠王上》:“无以,则王乎?”繁:
(一)①多;盛;繁多。《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②杂乱;繁杂。梅尧臣《拟李益〈竹窗闻风〉》:“窗前风动竹,声碎影仍繁。”③茂盛。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繁花疑自月中生。”④繁殖。《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繁也。”(荐:茂草。衍:盛多。) (二)pán 马腹带。《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