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诗句出处:《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作品。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兰卮招促膝,松砌引长裾。
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
谁为音尘旷,俄惊岁月除。风波移故辙,符守忽离居。
济物阴功在,分忧盛业余。弱翁方大用,延首迟双鱼。
《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作品。
【注释】:
前:
(一)①前进;向前。《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②跟“后”相对。1.表示方位在前。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表示次序在前。《聊斋志异·狼三则》:“(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表示时间在先。《礼记·檀弓上》:“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③引导。《仪礼·士虞礼》:“祝前尸出户。” (二)jiǎn 同“剪”。消灭。《吴子·论将》:“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薄:迫近;逼近。)临:
(一)①自上往下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自称的谦词。)②统治;治理。《汉书·贡禹传》:“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国语·晋语五》:“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者,非汝其谁?”③至;到;到达。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州司:州官。)也用于称对方到来的敬辞。《左传·襄公三年》:“请君临之。”④靠近;临近。《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范仲淹《岳阳楼记》:“把酒临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⑤对着范本摹仿。⑥指时间临近;将要。《汉书·韩延寿传》:“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骑吏:骑马的官吏。)⑦监视。《诗经·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女:同“汝”。尔:你。) (二)lìn 哭,哭吊死者。《史记·孝文帝本纪》:“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旦:早。举声:高声号哭。)《世说新语·伤逝》:“孝武山陵夕,王孝伯入临。”阁:
①贮藏食物的橱柜。《礼记·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②一种类似楼房的建筑物,通常为两层,四方形,六角形或八方形。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丹:指彩绘。无地:指水中。)③女子卧室。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④阁道,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架木而成的道路。也指楼与楼之间架空的复道。《洛阳伽蓝记·法云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扇:门扇。)⑤小门。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⑥中央官署。《后汉书·仲长统传》:“虽署三公,事归台阁。”⑦搁置;放下。《齐民要术·养羊》:“于风凉处阁置。”《新唐书·刘知几传》:“阁笔相视。”曲:
(一)①弯;不直。与“直”相对。《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②不正;不公正;不正派。《战国策·秦策五》:“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陆贾《新语·辨惑》:“怀曲而合邪。”(合:迎合。邪:偏邪。)③局部;一部分。《淮南子·缪称》:“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④委婉曲折。元结《恶(wù)曲篇》:“未尝曲气以转声,曲辞以达意。”⑤泛指弯曲之处。吴融《壁画折竹杂言》:“渭曲逢,湘江别。”(渭:水名。)⑥偏僻之处。严忌《哀时命》:“块独守此曲隅兮。”(块:孤独。隅:角落。) (二)qǔ ①韵文的一种。通常指宋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裁相近,但格式较为自由。分戏曲、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②歌曲。王褒《长安有狭邪行》:“涂歌杨柳曲,巷饮榴花樽。”(涂:同“途”。樽:酒器。)③乐曲。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一:“请君莫奏前朝曲。”眺:
远望。《吕氏春秋·仲夏》:“可以远眺望。”谢灵运《登池上楼》:“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qīn)。”(聆:听。岖嵚:高而险的峰峦。)红:
①本义为浅红;桃红;粉红。后泛指红色。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浓盛。)②花的代称。张先《天仙子》:“明日落红应满径。”③通“工(gōng)”。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等工作。《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lěi),红女下机。”(释:放下。耒:农具名。)蕖:
①芙蕖。即荷花。陶潜《杂诗》之三:“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②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