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短歌未竟日已没,月映西南庭树柯。

“短歌未竟日已没,月映西南庭树柯。”诗句出处:《老去也》;是唐朝诗人薛逢的作品。


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回看幼累与老妻,
俱是途中远行客。匣中旧镜照胆明,昔曾见我髭未生。
朝巾暮栉不自省,老皮皴皱文纵横。合掌髻子蒜许大,
此日方知非是我。暗数七旬能几何,不觉中肠热如火。
老去也,争奈何?敲酒盏,唱短歌。短歌未竟日已没,
月映西南庭树柯。

《老去也》唐朝诗人薛逢的作品。

【注释】:

短:

①长度小(包括时间和空间)。《庄子· 至乐》: “短绠(gěng)者不可以汲深。”②缺少;不足。③缺点;过失;短处。《荀子·大略》:“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④指出别人的过失;诋毁。《论衡·程材》:“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少:轻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歌:

①唱歌;歌唱。《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②歌曲;歌谣以及能唱的诗。许浑《夜泊永乐有怀》:“吴娃齐唱采莲歌。”③赞颂;歌咏。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

未:

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时辰之一,即午后一时至三时。③十二生肖属羊。④副词。1.表示否定。a.相当于“不”。《诗经·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b.相当于“没有”、“不曾”。《诗经 · 召南·草虫》:“未见君子,我心伤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否”。《后汉书·刘表传》:“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竟:

①乐曲完毕。《周礼·春官·乐师》:“凡乐成则告备”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②完毕;终了。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梁乃教(项)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③从头至尾。《世说新语·雅量》:“竟日皆美供,虽晚至亦获盛馔(zhuàn)。”(供:饭食。馔:食物。)④穷究;追究。《汉书·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重:敬重。)苏舜卿《王公行状》:“虽末事必竟。”(末事:小事。)⑤同“境”。边境。《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亡:逃亡。)⑥终于;终究。《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绝去:决绝而去。)《后汉书·耿弃传》:“有志者事竟成也。”⑦竟然;居然。《史记·屈原列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拟寻石笋奥境,竟为天夺,浓雾迷漫。”⑧至;直到。《史记·齐太公世家》:“竟(齐)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已:

①停止。《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②完毕。《战国策·齐策二》:“言未已,齐让又至。”(让:责备。)③罢免。《论语·公冶长》:“(子文)三已之,无愠(yùn)色。”(愠:怨恨。)④疾止;病除。柳宗元《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大风:麻风病。)⑤副词。1. 已经。《史记·蒙恬列传》:“扶苏已死。”2.随后;旋即。《史记·项羽本纪》:“废以为侯,已又杀之。”3. 太;过分。《诗经·小雅·巧言》:“昊(hào)天已威。”(昊天:天。)⑥通“以”。介词。和方位词“来”、“上”、“下”、“东”、“西”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的限制。《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自丞相雍已下皆谏。”⑦语气词。用法同“矣”。用于句末,表示确定语气。《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斯恶已:就显出丑恶了。)

没:

①沉没。《史记·秦始皇本纪》:“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②沉下;沉落。王昌龄《塞下曲》:“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③淹没。《史记·滑稽列传》:“水来漂没,溺其人民。”④隐没;消失。刘长卿《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长天不可望,鸟与浮云没。”⑤覆没;沦陷。司马迁《报任安书》:“陵未没时,使有来报。”⑥终;尽。《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曷其没矣。”⑦同“殁”。死;去世。《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⑧没收。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月:

(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

西:

①鸟类止息。《敦煌曲子词集·西江月》:“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②方位名,日落处,与“东”相对。《左传·僖公四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③副词。向西;往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庭:

①正屋;厅堂。《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列子 · 杨朱》:“宾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厨之下,不绝烟火。”(住:停留。庖:厨房。)②厅堂阶前的院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ān)兮?”(狩:打猎。胡:为何。瞻:看到。县:同“悬”,挂着。貆:同“獾”,兽名。)③帝王议事之处;朝廷。《尚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众:百官。悉:全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

树:

①树木。《礼记·祭义》:“树木以时伐焉。”(以时:按时,适时。)②种植。《诗经·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杞:一种树。)③培养人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吾闻子善树人。”④竖立;建立。《后汉书·桓彬传》:“乃共树碑而颂焉。”⑤量词。《齐民要术·序》:“种柑橘千树。”⑥门屏风。《礼记·郊特牲》:“台门而旅树。”

柯:

①斧柄。《诗经·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谓砍伐斧柄,手中的斧柄就是榜样,不必远求。)②草木的枝茎。《礼记·礼器》:“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晋书·石崇传》:“(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扶疏:繁茂纷披。)杜甫《古柏行》:“柯如青铜根如石。”


可可诗词网